21/10/2019

《心靈之眼的旅程》—一場忠於自我的旅程,橫越俄羅斯找尋最終的歸屬,追隨心中的夢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1968年,布蘭琪已經64歲,這一年她出版了帶自傳性質的作品《心靈之眼的旅程》——一場忠於自我的旅程,橫越俄羅斯找尋最終的歸屬,追隨心中的夢土。

 

  布蘭琪對俄羅斯的熱愛,由她父母的一位朋友灌輸給她,她簡稱為這朋友為「旅人」,The Traveller,即「旅行者」。這是旅行書,也是愛情故事。

 

  布蘭琪的夢想從來就跟別人不一樣。當「旅人」在她小時候走進她的生命裏,就注定了布蘭琪與俄羅斯結下了永恆契約。

 

  這位「旅人」,沒有名字,甚至沒有人清楚他到底是誰。作為一名涉身俄國大革命的人來說,他太務實也太公開;作為一名知識份子來說,他太高調;作為一名貴族來說,太過不受禮教束縛;作為一個資產階級來說,他也太過冒險。總而言之,「旅人」無法被歸類,就像一縷俄羅斯動盪時代的古老靈魂,遊蕩在歐亞大陸,來回穿越西端陰雨綿綿的倫敦,飄蕩到遠東的海參威,凝視無盡的太平洋。這樣的「旅人」,深深吸引著布蘭琪,從裝飾著燒水茶炊的娃娃屋,到高亢的俄羅斯民謠,布蘭琪下定決心,一定要前往西伯利亞——她心中的夢土。

 

  布蘭琪對「旅人」的仰慕,竟然蛻變成愛戀。

 

  從少女時代開始,布蘭琪就夢想著從倫敦乘著火車,橫跨歐洲,直奔西伯利亞的盡頭,跟「旅人」完成這場浪漫的壯遊。「旅人」雖對布蘭琪的渴望不理會,卻仍舊不斷豐富布蘭琪對俄羅斯的所有想像,俄羅斯的文學、信仰、風貌與民情,無一不是她與「旅人」最緊密的連結,彼此的關係,就在「旅人」既炙熱又豐沛的關注下,從仰慕之情,最終轉變為愛情。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