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16

《別樣的色彩》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06.07~),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紅》。

 

  《別樣的色彩》這本書,作者自序中說,所收集的都是至今尚不得其門進入他小說中的構想、影像與生活片段。

 

  有時候他自己也感到驚訝,竟然無法將他認為值得深入探究的想法全部放進小說裏,諸如人生中的吉光片羽、他有意與人分享的日常小事,以及在某些鬼使神差的機遇中冒出來、充滿力量與喜悅的言語等等。有些片段是他個人的經驗談,有些是迅速寫就,有些則是因為注意力他移而被擱置。

 

  這本書集結了作者在雜誌的專欄、隨筆、日記、演說稿,他在書中談文學,談卡繆、魯西迪、卡爾維諾、紀德等啟迪他心靈的作家;也談生活,談失眠的夜與戒煙之愁苦,談鼓舞他投入創作的父親以及與他共享親愛時光的女兒;本書更談土耳其的歷史、伊斯坦堡的人文風景,也談他始終關注的政治議題,並自述他引發的政治風波。集合來看就成為一本具自傳色彩的作品,更是一位藝術家自省人生的完整紀錄。

 

  書中他談到他喜愛的作家,許多也是我的最愛。其中談到俄國的杜思妥也夫斯基的《附魔者》(也有譯作《群魔》),說初讀時,「只能用驚愕、敬畏、害怕、且完全信服來形容它帶給我的衝擊」。我想到的不止是《群魔》,而且是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其他小說:《罪與罰》《白痴》《卡拉馬助夫兄弟們》,那種彷彿聽到靈魂碎裂聲音的震撼,實在很難形容。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作者:奧罕‧帕慕克

由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