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2013

《29張當票》當舖裏的人情冷暖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當舖,這個古老的行業,已經愈來愈式微了。許多當舖都不再經營,新開的當舖幾乎完全見不到。

 

  我們可以想到當舖式微的原因,一是各種物質的花樣愈來愈多,品牌千變萬化,要當舖的人去鑑定價錢,愈來愈不容易;其次,是信用卡流行,銀行借貸容易,加上近年利息低,根本沒有需要拿東西去當舖當;三是以前拿去典當的東西,比如舊衣物,現在買進來之後就不值錢,現代人只嫌住屋小,東西沒處放,只會扔掉或捐出,怎麼會想到去當?

 

  但以前,當舖曾經風行一時,當舖凝聚著許多人生故事,許多悲歡離合。

 

  台灣有一個經營了當舖四十年的人叫秦嗣林,去年初出了本書:《29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書中通過29張當票,敘述了這些當票背後的人生故事,有溫情,有淚水,有感動,也有嘆息。有人說,像是金融版的《深夜食堂》,因為當舖經營的就是以物換錢和以錢贖物的生意。這本講一個沒落行業的書,想不到出版後竟然大賣,讀者說,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體會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

 

  秦嗣林中學時,從基隆跨區至台北讀書,借住開當舖的叔叔家,沒想到,從事營造的父親一夕破產,秦嗣林小小年紀走投無路,只好從學徒開始,進入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行業。

 

  當舖業向來給人負面印象,秦嗣林的朋友、太太、甚至連他自己,至今仍不認同他做這個行業。過去,他沒有名片,因為給名片人往往被當面丟掉;出門倒垃圾,左鄰右舍沒人敢跟他打招呼,怕誤會有金錢來往,但秦嗣林心知肚明,當舖是鄉里的提款機,幾乎每個人都跟他借過錢。時移事往,秦嗣林也釋懷了,入行四十年,他透過兩本書,讓社會大眾能從正面角度去認識當舖。

 

  秦嗣林喜歡讀書,他分析過去的社會,階級嚴明,當舖櫃檯高,氣勢壓人,進去的人又多沮喪無望,因此被剝奪感很深,無論販夫走卒、文人雅士、王公貴族,對大大的「當」字,即使要進去也怕被人看到;加上小說與電視劇渲染,於是造成當舖刻印人心的壞印象。

 

  在《29張當票》中,秦嗣林說,當舖反映了社會經濟生活的演變。

 

  典當品從他剛入行的衣服、珠寶、首飾、手錶,到家電用品、照相機、交通工具,隨時代不斷演進;許多歷史品牌,如Sony彩色電視機、Leica相機,摩托車,當初搶著收,現在沒有人拿出來了。

 

  當舖業演變至今,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其原因,首先是鑑賞人才培養不易,因學校無相關科系,要從頭訓練,六年才能上線,現下典當物品又太專業,單是高檔的手錶,品牌就有兩百多種,每年出一千多種款式,從何鑑定起?

 

  其次,是客戶群減少。台灣經濟起飛時,在台北騎摩托車停紅燈,隨意看左右,有一半的人戴勞力士錶。現在,受薪階級為社會主體,預算控制得很緊,還不一定有資格上當舖。種種問題,加上低利率,當舖現在百分之九十已經不留實物,而轉型為個人信用貸款。

 

  目睹人生的最陰暗,每天談的都是錢,秦嗣林發現,有些同業退休後百病叢生、意志消沉,因此他告訴自己,要積極看人生,不要對社會人群失望。他這本書裏頭有散盡家產的浪子、當到無一物的將軍、糾結的親子關係、走投無路的學生……更多的,是感動到令人不忍釋卷的故事,秦嗣林想藉此激勵讀者,以感動與感恩,消化負面黑暗,為這個信用也典當出去的社會,贖回更多正向的能量。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29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

作者:秦嗣林

由 麥田出版社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