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15
羅丹美術博物館的招牌——沉思者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羅丹是法國雕刻家,聞名程度超出藝術領域,彷彿像一法國名牌。他年青時曾沉迷宗教,入過修院,但後來愈來愈背離教會。他曾多次投考巴黎美專,但都不成功,只能入較低一級的市立設計學院;靠做裝飾天花板之類的小工藝賺取生活費。35歲才第一次去意大利旅遊,見到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深受感動,從此擺脫學院的羈絆,形成自己的風格,帶有強烈的現實主義,漸有名氣於巴黎的文化圈。
1880年他獲得籌建中的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大門的設計。他以意大利詩人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為靈感,將那扇門名為「地獄之門」,沉思者就是門楣上的裸男雕塑。此門在他生前未能完成,而該門其實是無法開啟的,上面刻有超過180位痛苦形象的雕塑群組。
羅丹曾寫過:「我想做的地獄之門應有故事。在門外,詩人但丁坐在石頭上,沉思著他的詩的開展……想到《神曲》中所有的人物形象;但丁若是穿著直長袍無法融入其他形象。自一開始就有這靈感,我想做一個裸體的沉思者,坐在石上,手腕緊托下巴,在做夢;逐漸他的思想細緻成形,再不是做夢者,而是創造者。」
在館內花園見到沉思者原來位置是放在「地獄之門」的門楣上,正俯首、右手托著下巴,左膝支撐著右臂,目光朝下凝視,或是視而不見,深入思考中。沉思者被抽出獨立創作,成一傑出作品。目前至少有28座,分佈世界各地;許多是在羅丹逝世後才鑄造的。
他先用石膏在1880年做第一版,這座較大的是在1902年用青銅鑄造的,兩年後首次展出,先放在巴黎先烈祠廣場上,像向共和國英烈致敬;在羅丹死後才搬進現時的畢龍宅院(Hotel Biron),即今天的羅丹美術博物館。
這座1730年建成的貴族大宅院在革命後沒收,曾在拿破崙時期撥作羅馬宗座代表處,後由修女主辦專收有錢家庭的女子學院。到1905年,宗教政治分離法案通過後,修女被趕走,學院解散。畢龍大宅成為藝術家文人的廉租屋。曾做過羅丹的秘書奧德詩人Rilke當時已搬進去,他寫信請羅丹從巴黎60公里外的工作室搬來畢龍大宅同住。羅丹租用工作室,愈租愈大,他想成立自己的博物館;幾經波折,終於以捐贈所有作品給國家來換取成立博物館的條件。在羅丹逝世後,畢龍大宅成為今天的羅丹美術博物館。
在中國文化圈,羅丹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有套上世紀90年代的劇集,當時很叫座的「渴望」,故事主要講文革時期的人際關係,有位初生嬰兒就被命名為羅丹。
上月,總理李克強訪歐途經巴黎,法國禮賓部特別安排他去參觀羅丹美術博物館。我在電視中見到他在館長陪伴下,站在沉思者面對良久。
羅丹館現時大裝修,11月中再全面開放。估計在名人效應下,此博物館將會增多許多來自國內的旅行團。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