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從李善均輕生說起!心理學自殺研究:自殺意念來自失去希望、孤寂、怕成負累!面對身邊人受困讓對方知道的2件事

從李善均輕生說起!心理學自殺研究:自殺意念來自失去希望、孤寂、怕成負累!面對身邊人受困讓對方知道的2件事

Kaman Lee
心理全說

  這幾個月都聽到很多輕生的新聞,甚為婉惜。執筆之際,又得悉《上流寄生族》、《我的大叔》南韓影帝李善均,因早前涉嫌吸毒和婚外情的傳聞,最後於12月27日選擇了在汽車內輕生的消息。據傳媒報道,李於離家輕生前,留下了遺書,寫下了 「對不起妻子、家庭和父母」、 「已沒有辦法」、「好像只有這個辦法」、 「這樣子也許就不會讓他和家人處於痛苦之中」等說話。姑勿論李善均的私生活如何,他確是一位好演員,擅長演繹細緻感情,所以聽到他輕生的消息,不免唏噓。

 

  外人看輕生個案,往往很容易地拋出主觀的個人評價,例如:「駛唔駛死呀?!」、 「好儍啫!」、 「咁脆弱㗎!」 我們不是當事人,不知道他們當時的感受和處境,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明白某個人會選擇在某時某刻以自殺去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或許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盡量少一點在人已去矣之後涼薄地指指點點。一個人要走到要親自了結自己生命的一步,總有其生命故事和脈絡,在他們決定輕生前的一刻,是否傷心、絕望到極點、才有如此大的勇氣去對自己親手做出這樣的事呢?假若我們想像一下當事人臨離開世界之前的心情,即使我們不同意其做法,或許我們會多一份同理心。 

 

  在這個課題上,心理學者也做了相當多的自殺研究,把少年、成人和老年自殺的研究整理和歸納成實務的輔導方向。其實,少年、成人和老年自殺成因都有不同,不能以偏概全去概括。既然今天提到成年人的自殺個案,那就先談成人自殺的情況。

 

  心理學教授 Kimberly Van Orden 和她團隊在2010年 Psychological Review 第117卷2期發表的研究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人際--自殺理論,是心理學界公認的比為完善之理論。 Van Orden指出,成年人的「自殺意念」主要是來自看不到將來的情況會有所改善的希望,換句話說,當事人已處在一個失去了希望 (hopelessness)的狀態。而這種無望之感是基於兩種核心概念而產生的:(1)「天下間只得我去面對、無人伴我」的孤寂感--心理學上稱為「無歸屬感」(thwarted belongingness)和(2)「我是別人的負累、沒有我他們會過得更好」的自我厭棄感--心理學上稱為「無能累贅感」(perceived burdensomeness)。從李善均的遺書字句當中可推斷,在他寫下 「已沒有辦法」、 「這樣子也許就不會讓他和家人處於痛苦之中」 時,或許也帶有一種若世上沒有了他、就不會負累他人的主觀感覺。

 

  在輔導帶有輕生念頭的成人個案時,心理學家強調,幫助當事人看到有希望是很重要的。若我們遇到身邊認識的人正在處於精神困擾的狀態,我們可讓對方知道:(1)他們不是孤單一人,有人願意陪伴同行,而且(2)他們絕對不是負累,世間上會有人因他們的存在而過得更美好;和 (3)困境只是過客,總會過去。困境過了之後,又是一條好漢。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