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別小看宿生的教養 — 節日活動看宿生的社交禮儀

別小看宿生的教養 — 節日活動看宿生的社交禮儀

張逸
逸趣談Teen

  今年十二月對我機構的宿生來說,是普天同慶的月份,因為他們有機會出席不同的聖誕活動,並收到不同善長送贈的聖誕禮物,在此我衷心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今次我想分享一段小插曲,是早陣子我與一群宿生獲邀出席一個聖誕聚餐時發生的,令我不禁沾沾自喜,引以為傲。

 

  這個聖誕聚餐邀請了不同機構的孩子一起參與,當中包括視障小朋友。主辦單位悉心為各個參加者準備禮物,尤其細心地為視障小朋友準備符合他們需要的特定禮物。豈料當日工作人員誤將給視障小朋友的禮物混在其他禮物當中,並已散落各參加者。主辦單位發現後,當然希望將送錯的禮物換回來,因為這些禮物對其他小朋友並不合適。工作人員巡視後,發現送給我們宿生的禮物中有兩份是原意是送給視障小朋友的禮物,於是便跟宿生交換。

 

(由作者提供)

 

  活動完結後大家一起審理及檢討活動細節,方發現原來只有兩份派錯的禮物可以換回來,正正是我們宿生的那兩份。因為其他參加者都在收到禮物後即時拆開,所以工作人員未能回收,只有我們的孩子沒有即場拆禮物。為此工作人員特別表揚宿生的行為,並指原以為住在男童院舍的孩子會比較頑皮,這件事一洗他以前的謬誤偏見。

 

  事實上,宿生們認為他們的行為表現常被人忽略或漠視,做「乖」孩子時得不到讚賞,因此做「壞事」時也會心存僥倖,認為不會被發現,其實不然,旁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今次事件就是很好的證明。宿生的表現為自己贏得別人尊重,固然歸功於同工平時的教導,讓我平白叨光,與有榮焉。

 

  我們一直致力為孩子們提供整全的服務,除了提供住宿照顧服務外,「教育」是服務其中重要的一環。教育除了指教授他們基本知識及技能,亦包括品格教育。我們安排宿生參加不同的活動,除了讓他們玩樂外,也希望他們多接觸社會上不同人士,藉此教導他們在不同場合應有的社交禮儀。

 

  許多合作機構知道我們的宿生多是長期缺乏家庭照顧,或是情緒、行為上有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時,都會對他們份外包容及體諒。雖然我們理解這是一種善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是另類標籤。宿生離開了我們的院舍範圍,便是以自己的個體與別人交往,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這樁小事,讓宿生們確切體驗社交禮儀的重要性,亦令我確信我們要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令他們在各方面都能夠茁壯成長。願這些孩子雖然在院舍長大,到將來踏足社會後,仍被視為有教養的人。

 

  我特別將今期專欄獻給東灣莫羅瑞華學校及石壁宿舍的同工及宿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