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邁向正向的人生

邁向正向的人生

張逸
逸趣談Teen

  上星期與大家分享到,就算沒有任何外顯症狀,但一時的情緒亦能引發後果嚴重的行為。事實上,我機構的宿生不乏家人存在精神健康方面問題,致令宿生長期缺乏照顧。

 

  最近一位舊生亦就上期文章,與我們分享他三十年前兒時的經歷。他的父親當年因工作關係長期不在香港,而母親患有精神病,他個人則患有過度活躍症。當年的社會對這個健康狀況了解不多,而患有精神病的母親則認為是他患有精神病,舊生於是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由於他患有過度活躍症,病房為了方便管理,他有時會因此被綑綁在床,不得動彈(當年是容許的)。雖然他從未被確診患有精神病,亦沒有服用任何相關藥物,在當時住宿照顧服務的院舍床位不足的情況下,他還是足足在醫院住了一年,才經轉介接受住宿照顧服務。

 

  事情雖然已過去三十年,而現今社會對不同的特殊學習需要及精神疾病已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公眾對這類病症的接受程度亦已大大地提升,然而精神病患者的家人仍然長期面對情緒及精神方面的壓力,極需要得到支援。

 

(由作者提供)

 

  有見及此,我機構的石壁宿舍及社區支援服務「家庭能量」獲醫務衛生局的「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資助,推行為期兩年的項目。石壁宿舍開展「有愛人生」個人成長計劃,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而家庭能量則推行「正向人生自學計劃」,透過兒童院舍、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等平台,支援因長期照顧家人而產生情緒及精神壓力之人士。

 

  根據本會服務經驗,在有精神健康問題家庭長大的孩子,人生觀普遍偏向負面,而自信心也比較低,加上因為父母的精神問題導致他們長期缺乏照顧,使他們成為「長期失望者」。計劃會安排小組訓練,為他們帶來正向的價值觀及情緒上的支援,亦會為他們組織例如瑜珈等可以放鬆身心的運動,讓他們能夠好好減壓。透過不同方式的協助,讓他們不再感到無助,繼而改變人生觀及價值觀,積極面對人生。

 

  許多時候我們的關注點只放在精神病患者及特殊學習需要者,卻忽略了他們的家人同樣需要被理解及協助。社會上有很多被忽略及遺忘的群體,願我們能給予他們多些理解及愛護,使他們即使在困難中仍能充滿力量,不但有能力照顧有需要的家人,更能以正面積極的人生態度影響周邊的人。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