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信使」還可信嗎 ?

「信使」還可信嗎 ?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新冠疫情雖已退去,但不少人對新冠變種病毒或其他傳染病的恐懼卻揮之不去。針對像驚弓之鳥的民眾(或政府)這種心理,藥廠已急不及待,繼續爭相研發疫苗及藥物,用以防治新冠之外,還擬應對尚未出現的新冠變種,乃至其他假設性傳染病,其中mRNA疫苗技術最具爭議。

 

  今時已有愈來愈多病例、研究及數據支持並證實,打mRNA疫苗有很多風險,包括心臟損傷(如心肌炎、心包炎)和糖尿病,以及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或「異常事件」,如過敏反應、由血小板減少綜合症 (TTS )所造成的血栓、免疫系統疾病吉巴氏綜合症 (GBS)等。最新研究又發現,mRNA可能在細胞中整合或重新轉錄,損害人體器官和組織,並導致疾病。

 

Mrna(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這研究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的說法大有分別。CDC指mRNA在接種疫苗後,幾天內就會自行失效、分解,並不會較長時間在體內存活。mRNA在體內長期存在會有甚麼問題 ?  未談mRNA前,先說RNA。

 

「修改了的 」RNA

 

  RNA是 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 的縮寫,分子結構與DNA (缺氧核糖核酸)非常相似。RNA在細胞中廣泛分布,有著多種功能,可在遺傳編碼、轉譯、調控、基因表達等過程中發揮作用。

 

  至於mRNA則是遺傳訊息的「信差」(messenger),它能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以協助免疫系統預防或對抗疾病。不過,美國監管文件及輝瑞就將新冠mRNA 中的「m」稱為「modified」(經修改了的)RNA 。至於被修改了甚麼,美國法律機構及輝瑞卻一直諱莫如深。

 

  8 月 31 日在網上學術平台《蛋白質體學臨床應用》(Proteomics Clinical Appl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接種兩針新冠mRNA疫苗6個月後,打針者體液裏出現了合成刺突蛋白(Synthetic Spike Protein),這顯示mRNA 可能在部分細胞中整合或重新複製(re-transcribed) ,研究人員提醒想再打針的人要三思。

 

  刺突蛋白是冠狀病毒中最大的一種結構蛋白,它負責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在病毒感染期間引導受體識別、細胞附著和融合。 mRNA會指導人體複製刺突蛋白,準備好病毒真正來襲。

 

新冠病毒橫切面及RNA(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多項研究與CDC說法相違

 

  另一網上學術平台《生物醫學》最近也有篇論文引述數據顯示,新冠 mRNA疫苗的設計可令打針者 : 體內刺突蛋白的生物分布不受控制、持續存在,並持續發揮作用(persistent bioavailability)。
類似mRNA會較長時間在體內存活及其影響的研究及結論,遍及眾多醫學期刊,包括:《病理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雜誌》(2023 年 1 月) 、《Cell》(2022 年 3 月) 、《免疫學雜誌》(2021 年 11 月)等。

 

  日本輝瑞一項 研究指出,疫苗刺突蛋白可在不同器官及組織中積累,包括脾、骨髓、肝、腎上腺和卵巢。以上所有研究及結論都明顯與CDC「mRNA會在體內迅速分解」的說法迥異。

 

  加拿大公民調查組織(NCI) 上周公布的調查報告也指出,mRNA疫苗「既不安全,也沒有效」,抨擊加國政府罔顧國民安全,批准疫苗使用,但另一邊廂,美國政府卻已豪擲數百萬美元,積極向孕婦推廣接種疫苗,勢將禍延下一代。

 

(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醫學界至今對 mRNA技術,以及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了解仍很有限,但RNA卻在人類基因遺傳編碼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未能確切認識清楚它對人體的影響之前,為何還須像疫情期間一樣「緊急使用」?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