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新手媽媽注意!哺乳期患乳腺炎點算?乳汁留滯4大原因!中醫︰中藥+火針助消炎

新手媽媽注意!哺乳期患乳腺炎點算?乳汁留滯4大原因!中醫︰中藥+火針助消炎

健康解「迷」

  乳腺炎常見於產後、哺乳期間的媽媽身上,是中醫外科常見疾病,中醫稱之為「乳癰」或「吹乳」。根據懷孕期及哺乳期可分為「內吹」和「外吹」,一般症狀包括紅腫熱痛,有「成膿快,癒合速」的特點。

 

  中醫指,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為本病的基本治療法則,根據病因及體質,用藥內外並用,配合火針治療,效果會更明顯。

 

註冊中醫師白秉銧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白秉銧指,乳腺炎多發生在初產婦的哺乳期,較少發生在懷孕後期,多因乳汁留滯所致,原因包括患者乳汁分泌過多、乳頭破損而結痂,影響乳汁外洩而阻塞等。至於懷孕期乳腺炎,中醫認為是胎氣旺盛上沖,導致乳房氣滯而結腫,需按發病之因,對症治療。

 

  他指,成膿階段的乳腺炎,腫瘍處會紅腫熱痛,此時應盡早排膿,因成膿快而癒合亦速,手術排膿傷口大且難以癒合,「火針治療則有明顯優勢,傷口小癒合快,且火針具有強力消炎止痛作用,但必需對病情有充分了解,因過早排膿,反使膿毒難以盡洩,膿毒蘊結不清,可使病情纏綿不愈。」他又提醒,若化膿後不及時清除膿腔,容易導致「傳囊之變」,或釀成變症。

 

久治不愈 會出現變症

 

  乳腺炎久治不愈也會出現變症。白秉銧指,久病至虛,腫塊不消,膿腔破損外潰,潰孔歷久不斂,甚至形成多個潰孔,互相貫通致形成竇道,滲出稀薄膿水,患者或伴有精神疲倦,低熱、納呆等全身症狀。

 

  治療方面,症狀相同而病因各異,如嬰兒過早斷奶,疏肝理氣、清熱解毒之餘,還要加入回乳之藥,因乳頭破損而感染,則外邪乘虛而入,此時應先控制感染,配合外敷清熱解毒中藥。

 

  白秉銧指乳腺炎變症甚為棘手,臨床上應辨證求因,靈活運用,攻補兼施,才可發揮中醫治療的特點。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