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易攰、不明腹痛、口腔潰痬,可能是免疫力不足!中醫:體虛!要戒這類食物兼多休息

易攰、不明腹痛、口腔潰痬,可能是免疫力不足!中醫:體虛!要戒這類食物兼多休息

健康解「迷」

  免疫系統是人體的防禦機制,幫助人體抵抗細菌、病毒入侵,免疫力一旦下降便很易生病。有醫生指,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易累或口腔潰瘍等,或是免疫力不足的徵兆。中醫則提醒因香港人多濕重,應戒濃味飲食,平日亦應注重休息。

 

  普通科醫生莫昆洋指出,「免疫力下降」和「免疫力不足」,泛指身體免疫系統有缺失,不能正常對抗病毒、細菌等感染,成因除了常見的攝取營養不均、感染疾病或有長期病患外,身體有創傷如燒傷、刀傷,以至曾移植器官等亦是原因之一,「身體若有創傷,亦會為細菌或病毒打開入侵的缺口。」

 

 

過勞常吃生冷 易體虛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稱,中醫自古以來已有「正氣不足」等概念,並可細分為氣虛、血虛、腎虛等,其中港人較常見的「虛」包括氣虛、陰虛和陽虛,成因分別是工作量太大、休息太少和進食太多生冷食物。

 

  至於如何判斷免疫力下降,莫昆洋稱,持續出現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皮膚發炎或傷口難癒合,又或易感疲累、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和腹痛等情況,便要注意。他重申,多休息、多運動、戒煙酒及均衡飲食是健康的不二法門,需要時亦可服食補健品和盡早接種疫苗,及定期做身體檢查。

 

  陳俊傑則指,中醫所指的「虛」一般源於長期休息不足,以及壓力過大,且不同的「虛」也會有不同症狀,如容易感冒或源於長期疲累,致出現反覆生瘡、肌肉不自覺抽動、口乾苦、目乾甚等。調理方面,「氣虛」者每日可用3至4片黨參、紅參、太子參參片焗水飲;「陽虛」者則可焗片薑約5分鐘飲用,若是「陰虛」便需要多睡覺休息。他又提醒,香港人因多濕重,平日飲食應戒易致生濕的濃味食物,及易傷脾胃的生冷食物。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