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天氣潮濕皮膚反而乾?因為脾虛!推介「雲苓白朮花生黃豆瘦肉湯」,健脾去濕兼補氣

天氣潮濕皮膚反而乾?因為脾虛!推介「雲苓白朮花生黃豆瘦肉湯」,健脾去濕兼補氣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陳醫師,你看,我的面竟然脫皮!」Wendy急道。

 
  「清明時節雨紛紛,天氣潮濕,皮膚容易敏感乾燥。」我說。

 

  「為甚麼?不是說濕嗎?可是我的皮膚乾呢。」Wendy不解道。

 

  「連日下雨,天氣潮濕,濕邪容易侵犯人體。濕邪入侵後,如果在肌表,阻礙氣血運行,尤其津液受阻,不能到達肌表,滋養皮毛。皮膚便會乾燥,嚴重的會脫皮。」我說。

 

  「天公不造美,我也沒辦法。難道下雨天我的面部皮膚就變差?」Wendy不忿說。

 

  「也不是每個人也會皮膚乾呢。所以濕只是近因,最根本就是脾虛。脾主運化水濕,脾胃虛弱,不能有效運化身體的水液,導致水濕內停。脾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也不能把食物中的精微部分運化成身體有用的氣、血、津液。所以本來脾虛,津液不足,氣也不足,遇到天氣潮濕這個外濕因素,皮膚就沒有足夠津液濡養和滋潤,變得乾燥。」我說。

 

  「說到底也是脾虛。」Wendy嘆氣道。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少吃喝生冷。清明節氣的雨水會較春分多,飲食上注意健脾去濕,建議多服雲苓和白朮。兩者都是好拍檔,著名健脾方劑四君子湯,當中就有雲苓和白朮。雲苓,正式學名為茯苓,產於雲南的白茯苓,品質最優,故稱雲茯苓,或簡稱雲苓。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白朮性溫,味苦、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除了雲苓和白朮外,黃豆都是健脾湯水常見材料。黃豆色黃,黃屬土色,入脾,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能寬中導滯,健脾利水,解毒消腫。

 

  以上材料加花生,可以煲成時令湯水。花生性平,味甘,入肺、脾經,有醒脾開胃,理血通乳,潤肺利水的作用。」我說。

 

「煲湯是我的強項。暫時都不敢喝冷飲了。」Wendy說。

 

「待天氣晴朗,宜多外出走走,曬曬太陽,促進氣血運行,汗出也能排濕氣。」我說。

 

下一頁:即睇「雲苓白朮花生黃豆瘦肉湯」點煲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3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