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春天皮膚病 | 轉季牛皮癬出沒注意!銀屑病、濕疹點分辨?中醫:患者要守「三戒」!煲呢款雪梨茶有幫助

春天皮膚病 | 轉季牛皮癬出沒注意!銀屑病、濕疹點分辨?中醫:患者要守「三戒」!煲呢款雪梨茶有幫助

中醫話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時裝一年四季會過時,一副潔淨無暇的肌膚才是恒久的美麗。皮膚病患者剛度過嚴寒的考驗,又面臨春季濕濕的氣象到來,轉季往往是一眾皮膚病的大敵。有調查顯示,本港每1,000人中約有4人患有牛皮癬(銀屑病),患者長期受病魔折磨,同時亦因為外觀問題,徹底失去自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正常的社交活動。今期請來註冊中醫温愛詩博士教大家轉季皮膚保養小貼士。

 

春季:牛皮癬高發季節

 

  温博士指出,春季生機蓬勃,萬物生長欣欣向榮,同時是細菌病毒滋生複製的季節,亦給牛皮癬復發創造了機會。曾有調查顯示,牛皮癬在春季發病率高達30%,在四季中居首。牛皮癬的發病與自身免疫系統有一定的關係,臨床上大多數牛皮癬患者的體質較差,容易受到外界氣候温差的轉變而敏感發病。同時,春季是上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節,一旦傷風感冒都會誘發牛皮癬復發。所以,在春日乍暖還寒的時節裏,患者更須注意加減衣物,避免風寒。

 

牛皮癬(銀屑病)是皮膚病中的癌症?

 

  温博士表示,牛皮癬是極難治癒的一種皮膚病,其正式學名為「尋常型銀屑病」(psoriasis vulgaris),是病而不是癬,所以不會在人群中互相散播傳染。現代醫學界至今仍然未能找出牛皮癬的病發原因,一般認為可由遺傳、病毒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問題、免疫糸統、神經精神等因素,引起表皮細胞過度增生,角化不全及炎症反應。

 

  現時,西藥治療能有限度地控制此病,卻不能「斷尾」,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靠打生物制劑才能控制病情惡化。因生物製劑必須長期使用,其醫療費用較高,為病人帶來沉重經濟負擔之餘,臨床治療往往指標不治本,缺乏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令牛皮癬患者極為沮喪又無奈。

 

(iStock圖片)

牛皮癬(銀屑病)好發於頭部、背部及四肢伸側,尤以肘、膝關節伸側為多。

 

牛皮癬(銀屑病)初期易被誤診

 

  温博士稱,由於銀屑病好發於頭部、背部、四肢伸側,尤以肘、膝關節伸側為多,初期常被誤診爲濕疹而延誤治療。銀屑病是一種慢性鱗屑性皮膚病。典型症狀:

 

● 皮損為紅色丘疹或斑疹,亦可融合成大片者

● 邊緣清楚,上面覆蓋多層乾燥銀白色鱗屑

● 刮去後可見透明薄膜,除掉此膜下露點狀出血現象

● 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灼痛

 

銀屑病定關節炎?

 

  部分牛皮癬患者在發病數年後,可能出現關節腫脹、僵硬、疼痛,甚至變形,稱爲「銀屑病關節炎」。這是免疫系統除了攻擊皮膚細胞外,同時攻擊關節,與類風濕關節炎病徵相似。

 

 

中醫學治療牛皮癬方向

 

 

    中醫對銀屑病早有記載,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白瘤》中記載:「生於皮膚,形如疹疥,色白麵癢,搔起白皮,由風氣客於皮膚,血燥不能榮養所致。」本病屬中醫學「白疕」、「乾癬」、「松皮癬」、「風癬」等範疇。温博士指出,病機是風、濕、熱、毒、瘀、虛。是一種臟腑失調而具有虛實夾雜症狀的皮膚病。銀屑病的發病主要分內因和外因,內因源於人機體血分異常,以病在血分為主,血熱、血·燥、血瘀始終貫穿整個病。外邪也是發病的主要因素,特別是風寒邪,導致毛竅閉合,內熱與肌表的血熱月瘀熱難以外散。皮損發作與加重,有「冬重夏輕」的表現。銀屑病的總病機可以歸納為:脾腎虧虛是根本,風寒外邪是誘因,血熱瘀滯是標象。病性為本虛標實,發作期以邪實為主,血熱亢盛,以清標實為主;穩定期正邪相持,瘀血阻滯,治療要標本兼顧;消退期邪氣漸減,正氣虛弱,以固本為主。

 

 

牛皮癬「三戒」

 

  温博士建議患者「三戒」:戒口、戒手抓、戒熱水澡。患者盡量不要搔抓,一旦抓損,有可能受感染而加重病情;禁用熱水、肥皂洗澡。飲食宜清淡,少食油膩和辛辣食品,多食蔬果,保持大便暢通。對某種食物過敏者,須嚴格戒口。另外,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在精神緊張、失眠、情緒變化加上感冒等情況下均可使病情加重。根據臨床統計資料,銀屑病的發病率在食用牛肉、羊肉及其奶製品的國家與地區比較高。中醫治療銀屑病「忌口」其中是重要的治療手段。

 

輔助食療推介

 

(一)涼血雪梨飲

 

材料:白蒺藜10克、白鮮皮10克、白茅根10克、雪梨乾10克、赤芍5克、生地黃5克、玄參 6克、紫草根10克、無花果3粒、甘草3克

製法:將材料全部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浸15分鐘,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0分鐘即可代茶飲。

功效:清熱疏風,涼血潤燥。緩解尋常型銀屑病常見症狀。

(*注意:體質虛寒、腸胃泄瀉、孕婦和嬰幼兒不宜。)

 

 

(二)袪濕解毒龜板湯

 

 

材料:土茯苓2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薄蓋靈芝10克,炒扁豆10克,生薏米20克,綠豆15克,廣陳皮1個,烏龜板(龜甲)30克。

 

製法:先將烏龜板乾淨後,加入其它已洗淨材料,同放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煲滾改用文火繼續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滋陰潤燥,涼血解毒。

 

*注意:體質虛寒、腸胃泄瀉、孕婦和嬰幼兒不宜。)

 

 

註冊中醫師溫愛詩博士簡介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皮膚專家,中醫嶺南皮膚病流派傳人,養生美食設計策劃。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針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皮膚科)。多次擔任香港大學校友會餐廳及著名機構養生美食盛宴之全權策劃及演講,崇尚『藥食互補』、『寓養與食』,帶領極緻品味美食養生新潮流。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