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肺癌腦轉移存活期僅1至3個月!第三代抑制劑助患者無惡化延長存活、維持生活質素

肺癌腦轉移存活期僅1至3個月!第三代抑制劑助患者無惡化延長存活、維持生活質素

健康解「迷」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2020年佔全港癌症新症和死亡數字的15.9%和26.4%。肺癌中超過8成屬於「非小細胞肺癌」(NSCLC),存活期中位數介乎8至10個月。有醫生指,多達4成NSCLC晚期患者會出現「腦轉移」,亦有外國研究顯示,患者若不接受治療,存活期中位數僅1至3個月。醫生提醒,非吸煙年輕人也有機會患肺癌,若出現時常疲倦、持續咳嗽、頸部淋巴核腫脹等徵狀,應及早求醫及檢查。

 

劉健生醫生(左)指,「腦轉移」患者可能沒有任何徵狀,故時常感到疲倦、持續咳嗽,甚至頸部淋巴核腫脹,應盡早檢查。右為患者劉小姐。(受訪者提供)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劉健生指,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兩種,前者佔整體80至85%,患者存活期中位數為8至10個月,兩年內存活率低於2成;而出現「腦轉移」(Brain metastases)是患者死亡的主因,因大腦內的血腦屏障會阻止大多數藥物從血液滲透至大腦,增加藥物治療的難度,有研究顯示,約4成NSCLC晚期患者會出現「腦轉移」,如不接受治療,存活期中位數僅1至3個月。

 

ALK基因變異 腦轉移機率近6成

 

  他稱,多項研究顯示不同基因變異均可誘發及促成NSCLC,涉及的基因變異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和Kristen鼠肉瘤病毒原癌基因同源體(KRAS),當中EGFR基因變異的患者佔整體約4至5成,3年內出現「腦轉移」的風險為46.7%,有ALK基因變異的患者則約佔3至7%,但「腦轉移」機率則高達58.4%,而且ALK基因變異好發於年輕(年齡中位數51歲)、女性及非吸煙者身上。

 

  他續說,雖然9成肺癌個案與吸煙有關,50歲或以上人士的風險較高,但非吸煙年輕人也有機會患肺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少人確診時已屬中晚期;而「腦轉移」患者亦可能沒有任何徵狀,故出現時常感到疲倦、持續咳嗽,甚至頸部淋巴核腫脹,應盡早檢查。

 

  37歲的劉小姐向來沒有酗酒或吸煙習慣,2017年因感覺淋巴脹大且情況持續數周,求醫服藥後仍未消腫,遂進一步檢查,結果確診第三期B非小細胞肺癌,癌細胞更已擴散至附近的淋巴。劉其後接受治療,服用第一代ALK抑制劑,惟出現作嘔、頭暈、疲倦及視力輕微模糊等副作用;她亦接受了電療及化療,暫時未有復發。

 

第三代抑制劑 助延存活

 

  ALK抑制劑現已演變至第三代。劉健生醫生引述研究指,服用第三代抑制劑的ALK基因變異晚期肺癌患者,其12個月無惡化存活期達78%,為第一代ALK抑制劑的一倍。劉指有研究顯示,第三代ALK抑制劑有效預防「腦轉移」,並減緩「腦轉移」情況惡化,有助延長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及維持生活質素。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