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突然肩膊痛!手臂也抬不起來?小心五十肩突襲!骨傷中醫師教熱敷加快康復!熱敷保持幾多度先有用?

突然肩膊痛!手臂也抬不起來?小心五十肩突襲!骨傷中醫師教熱敷加快康復!熱敷保持幾多度先有用?

中醫話

  寒冬正式來臨!寒冬對不少中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人士來說都是個難關。所謂「年紀大機器壞」,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各項機能退化,在所難免會出現各式各樣或大大小小的關節痛。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一天突然肩膀痛,慢慢地手臂也抬不起來,這可能是患上肩周炎的警號。今期請來註冊中醫師賴寶運指導大家如何應對「五十肩」!

 

肩周炎患者不一定年過50!

 

  賴醫師表示,因為肩周炎多發於40至60歲人士,女性多於男性,所以俗稱「五十肩」。患者病發時,彷彿肩膀凍結不能動,因此又稱為「凍結肩」。但近年發現,肩周炎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患者有年輕化迹象!醫學界至今未明確知道肩周炎發病病因,多數患者都未曾受過肩膀外傷;香港人患上,相信是長時間坐辦公室,日夜對電腦、手機同平板電腦,重複同一動作令肩部的肌肉韌帶處於緊張狀態所致。加上室內長期開放冷氣,肩部易受寒邪所襲,30歲左右出現這種情況亦不罕見。

 

如何覺察自己患上肩周炎?

 

  賴醫師指出,肩周炎全名稱「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的周圍軟組織發生損傷而引起的廣泛的無菌性炎症。發炎後,組織變厚、纖維化、滑液減少,繼而影響肩關節活動度。
症狀:

 

● 疼痛是肩周炎患者早期最突出的症狀。天氣變化或勞累可誘發疼痛,慢慢會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

● 睡覺時疼痛會特別嚴重,側睡無法朝向患側。

● 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無法抬高或向外旋轉。

 

坊間流傳:忍一忍,待疼痛消失,就可自行痊癒?!

 

  賴醫師表示這說法没有醫學根據!肩周炎是一種慢性炎症,疼痛及症狀時好時壞。疼痛消失時不代表炎症消失,肩關節囊內的沾黏亦沒有消失。若沒有及時治療,病情隨時可能會復發。事實上,肩周炎發病緩慢,大多數患者多延誤到肩部疼痛劇烈,嚴重影響睡眠才急於求診。此時肩關節黏連已經牢固形成,治療起來費錢費時又勞神,所以患者應及早發現,並及早就醫進行系統治療。

 

中醫學角度認識肩周炎

 

  中醫學認為,肩周炎屬於「痹症」的範疇,中醫還稱之為「肩痹」、「漏肩風」。五旬之人,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氣血虧虛,血脈運行遲澀,不能濡養筋骨,筋脈失其所養,血虛生痛,營衛失調,筋脈拘急而不用。外因則與風寒濕三邪侵襲有關,肩部長期勞累,或肩部受涼,風寒濕邪客於血脈筋肉,血受寒則凝,使筋脈失養,脈絡拘急而疼痛,關節伸屈不利,以致肩痛。

 

正確護理及功能鍛煉加快康復

 

  除了及早就醫治療,肩周炎患者的日常護理,也是成功康復的關鍵。

 

  賴醫師建議,熱敷舒緩疼痛:選擇適合水溫,約攝氏37至40度左右的水溫,用熱毛巾完全浸濕,取出扭乾,敷在疼痛最嚴重的部位,每隔5分鐘浸濕毛巾一次,溫度始終保持37度左右才能起到熱敷的效果。一般熱敷20至30分鐘,每日熱敷2至3次,同時配合肩關節功能鍛練,可改善肩部血液循環,有效緩解疼痛。

 

治療肩周炎

(由受訪者提供)

註冊中醫賴寶運簡介

香港註冊中醫師賴寶運,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健康科學(中醫)學士,為跌打骨傷科醫師。成長於中醫世家,賴醫師並師承跌打骨傷中醫陳炳照近十年,臨床經驗豐富,博古通今,擅長內科、針灸及推拿等多种傳統中醫術。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