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為何秋天情緒特別Down?與脾虛、腎氣不足有關!推介寧神安躁「甘麥大棗解鬱茶」

為何秋天情緒特別Down?與脾虛、腎氣不足有關!推介寧神安躁「甘麥大棗解鬱茶」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近日好像開心不來。」Rita說。

 

  「是不是剛轉了工作環境?要適應?」我問。

 

  「或許吧。可是我又不覺得工作壓力大,但也想不出原因。」Rita想了一想︰「我會否患上抑鬱症嗎?」Rita問。

 

  「正值深秋,秋天肅殺,自古有點負面的意思。相對一天來說,秋天就像一日中的黃昏,無盡唏噓。愁為心上秋,我們受大自然影響,難免會多愁善感。」我說。

 

  「天氣我不能控制吧。」Rita說。

 

  「讓我再多說一點。秋天大自然的能量往下收、往下降,所以不論溫度和濕度都低了。我們身體也是,上焦的氣血往下收,壓迫中焦如脾土,肝木也受壓不能疏泄,能量不能釋放,則心火不旺,人就沒動力,氣血運行不暢,便會感到胸翳,沒動力了。」我說。

 

  「那怎麼辦?疏肝?」Rita問。

 

  「對呀,疏肝,就是疏理肝氣,恢復肝氣疏泄功能,解除鬱積。肝要釋放能量,也要從腎取。腎藏精,重要如國庫,國庫空虛,民心不穩。所以腎虛是情緒低落的重要原因,例如虛後抑鬱,都是氣血流失太多所致。又或女士經期前後心情欠佳,也離不開腎虛。還有脾,脾負責協調,肝氣不疏通,肺氣降不好,脾虛也會這樣。」我說。

 

  「原來我脾虛、腎又虛,那麼緊要。」Rita傷心道。

 

  「脾虛和腎氣不足,也有程度分別。如果只是稍為情緒欠佳,可以泡杯甘麥大棗解鬱茶,有和中緩急、寧神安躁的功用。當中甘草性平,味甘,入心、肺、脾、胃經,能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袪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浮小麥性涼,味甘,入心經,功效包括斂汗、益氣、除熱。紅棗即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甘麥大棗湯是處理情緒的名方,都巿人脾虛濕重,在此我建議加入陳皮泡茶。陳皮性溫,味辛、苦,入歸脾、肺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材料簡單易製,味道可口。」我說。

 

  「謝謝你,讓我回去試試。」Rita終於露出笑容。

 

  「還要早睡。有睡意就去睡了。睡覺時身體能量往內收,正是最好的補腎方法!」我說。

 

下頁即睇「甘麥大棗解鬱茶」點整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