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養胃護胃(下)

養胃護胃(下)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隨著天氣慢慢變冷,很多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一到了天冷就犯病。進入秋冬季節,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下降,很多人的脾胃處於疲勞狀態,此時如頻密進補便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中醫認為,胃腸功能不好,多因脾胃虛弱引起。脾胃虛弱者,最怕寒冷。很多人在天冷常會出現胃痛胃脹、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主要就是胃氣失和引起。上文提及胃對人體的重要性、養胃誤區和按胃寒胃熱調養;今期再具體探討養胃如何從生活習慣上做起,並推介養胃食療。

 

養胃護胃治養為本

 

  胃病素有「三分治,七分養」的說法。養胃氣,預防調理才是首選之策。

 

一、飲食規律

 

  最重要一點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規律和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少吃粗糙、刺激性強的食物。

 

二、細嚼慢嚥

 

  進食時會分泌出唾液,讓唾液與食物充分攪拌,從而幫助消化,還能對胃黏膜產生保護作用,故進食時細嚼慢嚥也是一個養胃護胃小竅門,對於肥胖人士還能起到減少攝入的作用。

 

(圖片來源:unsplash)

 

三、早起一杯溫開水

 

  起來緩慢喝一杯溫開水,一來可以喚醒脾胃,為接下來一天的消化運作做緩衝準備,二來可以溫養脾胃的陽氣,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養胃護胃方法。

 

(圖片來源:unsplash)

 

四、飯後走一走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飯後1小時平靜地散散步,可以給胃消化食物起到助攻作用,給胃減輕工作量,故也是一個實用的養胃護胃方法。

 

五、推拿按摩

 

  運動不便者,飯後或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60至90圈,然後再雙手按摩放鬆小腹。

 

脾與胃的關係

 

  脾與胃位居中焦,以膜相連,經絡互相聯絡而構成臟腑表裏配合關係。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因此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脾胃虛弱者的表現:

 

1、大便稀溏腹瀉

 

  脾胃主運化水濕,脾胃虛弱,無力運化水濕,水濕內停而下注腸道,故見大便稀溏,或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後易瀉等。

 

2、食欲不振

 

  脾胃功能失調,納運失常,脾胃無力消化食物以營養全身;身體虛弱,胃口差,就會對吃飯不感興趣,吃得少。

 

3、面色萎黃

 

  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乏源,難以滋養四肢百骸,易出現面色無華、臉上沒有光澤、頭髮枯黃等。

 

(iStock圖片)

 

4、四肢乏力

 

  《素問》所說:脾運化水穀,以生養肌肉。人體的四肢,同樣需要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等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脾胃虛弱,則無力運化水穀精微以滋養四肢,所以易出現四肢乏力。

 

(iStock圖片)

 

下一頁:調理脾胃養好氣色、養胃食療推介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