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通波仔後多管齊下積極抗病

通波仔後多管齊下積極抗病

醫言相信

  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是香港常見的慢性疾病,多見於40歲以上男士或50多歲以上女士。因女性荷爾蒙具保護心血管功能,女士患三高的風險,一般到更年期停經後才會大大提升。像楊小姐(假名)年僅27歲,就需要通波仔的個案,實屬少見,因此留下深刻印象。

 

  楊小姐身形肥胖,患有二型糖尿、高血壓及高血脂,常感胸口翳悶不適,走路時很易喘氣。有次因胸口劇痛,被送入急症室,醫學診斷為不穩定心絞痛。其後轉介作電腦掃描,發現其三條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其中左迴旋支及左前降支更堵塞七成以上,情況嚴重,需進行通波仔手術。術後她需服用雙抗血小板藥、高強度他汀類降血脂藥及有助控糖減重的糖尿藥。

  雖然這麼年輕就要一生服藥,但楊小姐選擇以樂天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更承諾醫生會遵從指示按時服藥。其實有誰願意患病,她懷疑健康出問題,或跟昔日太愛吃薯片及其他零食有關,但某程度上,她或許受母親影響,有遺傳性中央肥胖及代謝綜合症。正因為她這麼年輕,前面的路仍然漫長,更要好好嚴格控制長遠風險。三高的治療是一項長期作戰,必須透過藥物、運動、改善飲食習慣等多管齊下,才能達標。

三高族對藥物多存誤解


  如本身患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已比其他人高一倍,壞膽固醇務必要降到1.8 mmol/L以下才算理想。但很多患者對疾病不甚了解,以為多做運動就可不服藥,這是一種誤解。運動雖然重要,但即使每週做中高強度帶氧運動150分鐘以上,亦只能降低10%至15%的壞膽固醇。只有服藥再配合健康生活習慣,才能真正控制病情。

  有一些病人會過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通常筆者會反問他,可知道藥物的真正好處,再比較服藥與不服藥的後果。以他汀類藥物為例,通常最令人擔心的,都是肝酵素上升,其實先停藥,後再調減劑量,或轉用另一種他汀藥、生物製劑就可解決問題。他汀的另一副作用是肌肉疼痛,但有病人誤以為膝關節痛,也 因他汀所致,其實兩者並無關係。他汀其他不常見的副作用,還有頭痛、便秘或出疹等。醫生會要求病人每次覆診抽血檢查,以評估藥物的成效及影響。

  也有一些冠心病病人,覺得自己的壞膽固醇很低,如2.2mmol/L,不需服降血脂藥。對於一位健康人士,2.2mmol/L是不用服藥的。但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2.2mmol/L仍是不理想。病人應該要多認識自己的疾病、治療原因及方法。

  偶然亦有病人提出停藥的要求,我通常都會問他:「你有沒有買人壽保險?買的目的是什麼呢?買了保險後有沒有打算隨時斷供?」對方回覆是獲得保障。服降血脂藥物也一樣道理,都是為自己身體買個保障,買來安心舒服。雖然支出增加了,荷包就沒那麼舒服,但勝在可減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風險,保障未來的正常生活。

 

心臟科專科陳栢羲醫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