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迎接百歲人生,你準備好嗎?關注需要身心靈支援的「黃金一代」、「三文治世代」

迎接百歲人生,你準備好嗎?關注需要身心靈支援的「黃金一代」、「三文治世代」

羅凱寧Stephanie
安老職人

  「大家可知道,今天的香港人預算平均可以活到85歲,而到2050年的時候,我們的平均壽命更可以達到90歲嗎?」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出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科主管Dr. Karoline Schmid首次在她於「第七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網上論壇的主題演講分享道。事實上,全球也從未面對過多個國家將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這個「長命百歲」的現象。

 

  隨著科技和生活質素不斷提升,人均壽命也不斷延長,世界各國在人口老化的大勢中,Dr. Karoline Schmid直言政府必須加強長者在社會的參與度,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以人為本,並把長者自立自主的生活模式設定為政策方針,鼓勵長者保持創造力,更重要是打破大眾對老齡化的固有印象和年齡歧視,以創造共融社會。

 

筆者在上週於黃金時代國際論壇聆聽了多位國際講者分享與世界各地面對老齡化的挑戰和機遇。其中 Dr. Karoline Schmid提及居家安老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願景

(圖片來源:黃金時代基金會Facebook )

 

「黃金一代」及「三文治世代」:  不容忽視的照顧與情緒支援

 

  說到老齡化,不同年齡層都有著專屬他們世代的詞彙,從「長者」到「樂齡」以至「銀髮一族」,一般都是用以定義60至65歲以上的年齡群。然而近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用以形容一群45歲以上、準備退休及已退休人士 ── 「黃金一代」(Golden Age),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21年數據,本港45歲至65歲人口達234萬人,「黃金一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3成之多。

 

  去年,黃金時代基金會(Golden Age Foundation)聯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發布「香港智齡生活調查」 ,以網上問卷訪問逾1100位45歲以上人士,發現約有四成的受訪者負擔起家庭照顧責任,甚至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兩成受訪者表示每周至少一至兩次以上照顧家人、子女、甚至是孫子女;「三文治世代」因此開始受到社會的關注,他們不只要照顧上一代及下一代,在不久的將來還要面對自己年紀漸邁、計劃退休及安老安排等多個人生路上重要的事項。調查亦發現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其儲蓄無法因應未來在醫療、長期護理與在香港地區以外退休的開支。

 

  由此可見,為他們提供相關的照顧與情緒支援十分重要,無論在經濟規劃、身心靈健康上都不容忽視,如提供照顧技巧工作坊、成立互助支援團體、提供情緒支援及社區支援服務如暫託服務(Respite Services)等,都能有助紓減他們長期照顧家庭成員的壓力,得到短暫休息的機會,進而增進其身心靈的健康。(欲了解政府目前的相關政策支援,可以看看筆者之前的文章:心安是歸處!安老院必定是最後歸宿? 綜合社區資源、過渡性支援達至自主居家安老)。

 

為紓減照顧者日常照顧壓力,有院舍推出「護理住宿暫託計劃」讓照顧者有短暫的休息空間,同時讓長者體驗短期於安老院或長者社區接受護理和復康等服務。

計劃可於第七屆黃金時代展覽攤位F14查詢

(圖片來源 : 迎進生活)

 

黃金時代基金會網上論壇:https://fb.watch/eGevJ_cZXe/

「香港智齡生活調查」

 

下一頁: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  給「黃金一代」作好準備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