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醫學界發現:傳統治療配合新型藥物抑制劑,乳癌患者存活延長逾5年!有組織推出資助計劃

醫學界發現:傳統治療配合新型藥物抑制劑,乳癌患者存活延長逾5年!有組織推出資助計劃

健康解「迷」

  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亦是港人第3大癌症,據醫管局資料,2010至2019年本港累計有逾3.9萬名女性患乳癌。有醫生表示,本港近半乳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2或第3期,且近3成女性在50歲或之前發病,40歲以下的患者存活數據更較年長者差逾2成。惟醫學界發現,部分晚期乳癌患者使用新型藥物抑制劑後,存活期可延長5年或以上。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內科腫瘤科專科趙頴欣醫生表示,去年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近半乳癌患者確診時屬第2及3期,即復發風險較高;而本港女性平均停經年齡為51歲,2019年乳癌患者發病中位數為58歲,但50歲前的發病個案亦佔28.32%,代表部分患者當時仍未停經。趙引述一個研究數據指,40歲以下的年輕乳癌患者,她們的預後及存活數據亦較差。

 

增治療方案選擇

 

 

 

  趙續說,乳癌除了以期數分類,亦可以受體分類,包括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陽性(HER2+),荷爾蒙受體陽性(HR+),及三陰性乳癌,當中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較常見,佔約7成,一般以使用標靶藥物和抑制卵巢功能荷爾蒙治療為主;如已步入晚期,一般會使用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l)或荷爾蒙治療,但研究顯示患者用藥後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分別只有34個月和30個月。不過,歐美地區過去兩年有研究發現,只要配合新型的CDK4/6抑制劑,可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

 

  趙指,在傳統治療方案加入CDK4/6抑制劑,停經前或停經後的女性存活期也可延長5年或以上,讓患者能繼續實現在事業、家庭方面想做的事。但她提醒,CDK4/6抑制劑也有噁心、腹瀉、疲勞、貧血、血小板低、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等副作用,建議患者與醫生商討,按個人身體狀況、病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組織推資助計劃

 

  為了讓患者得到持續的藥物治療,香港乳癌基金會的乳癌藥物資助計劃,可資助患者使用CDK4/6抑制劑,申請資格包括沒參與關愛基金或聖雅各福群會同類計劃;於本地私營醫院或診所服用CDK4/6抑制劑,並將會服用第19周期;及於2020年12月15日或以後開始接受第1周期療程的人士。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鍾麗芳稱,申請人如獲批核,將由第19周期開始可免費領取藥物。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