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面頰現腫塊,可能是口水腺瘤先兆?醫生:延醫有機會引致局部面癱,仲有變癌風險

面頰現腫塊,可能是口水腺瘤先兆?醫生:延醫有機會引致局部面癱,仲有變癌風險

健康解「迷」

  面頰突然「起角」腫起,或是口水腺瘤先兆。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惡性口水腺瘤佔整體頭頸腫瘤2至6%,本港每年約有百人患上口水腺癌,因腫塊未必有痛楚,致很多人掉以輕心。惟他提醒即使是良性腫瘤,亦有機會演變成癌症,若任由腫瘤生長入侵神經線,更會引發局部面癱;即使做手術,亦可能要切除部分神經線,造成永久性影響。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指,一般人會有6個主要口水腺,按左右均分布於腮腺、舌下腺及下頜下腺。而口水腺瘤最常見於腮腺,當中約8成屬良性,惡性口水腺瘤佔其中兩成。「口水腺瘤無特別病因,與抽煙飲酒、飲食習慣關係不大,高危發病年齡約40至70歲。」

 

8成屬良性 無特別病因


  邱續指,良性瘤中以多樣性腺瘤最常見,患者以女性居多;另一種良性的沃辛瘤,則以男患者佔多,研究顯示吸煙是其中一種風險因素。

 

  口水腺瘤多為良性,惟長期忽視亦有風險,約10%多樣性腺瘤患者會在15年內演變為癌性。邱指,曾有30多歲OL,發現口旁有1.5厘米大腫塊後,因無痛而不以為然,豈料1、2個月後腫塊變大,求醫進行抽針檢查發現有「非典型細胞」,安全起見接受醫生建議進行手術。開刀後始發現硬塊附近組織不平整,切除化驗後證為癌症,需做後續電療。

 

 

入侵神經線前治療 減後遺症

 

  邱指,延遲診治非孤例,不乏病人任由腫瘤生長半年,直至影響神經線,出現局部面癱才求助,「當腫瘤入侵神經線,無可避免要一併切除相關神經線,即使做修復接駁,功能亦未必完整。」幸好口水腺癌存活率較高,如接受適當治療,整體可達7成,若能在入侵神經線前發現,更可減少後遺症。

 

  治療口水腺腫瘤主要用手術切除,即使是良性瘤,若觸診較硬,更要份外留神。邱指,因可將傷口隱藏於髮際線、耳後位置,即使不是微創手術,疤痕亦不顯眼,「曾有20多歲準新娘接受手術割除良性瘤後,傷口隱藏在耳背,未有影響婚禮進行。」

  以腮腺的腫瘤為例,手術後遺症包括割除腫塊後,神經線復元時「搭錯線」,或令病人分泌口水時,錯誤指派汗腺分泌汗液,令部分人出現進食時「大汗」問題。但他強調,近年醫生做手術時或會使用神經線監察系統,可減少誤傷面神經線的風險。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