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心安是歸處!安老院必定是最後歸宿?綜合社區資源、過渡性支援達至自主居家安老

心安是歸處!安老院必定是最後歸宿?綜合社區資源、過渡性支援達至自主居家安老

羅凱寧Stephanie
安老職人

  「你認為安老院是否香港長者最終歸宿 ?」記得幾年前一次的訪問,筆者被問到長者最終歸宿的問題,當時我反問記者「歸宿的定義是甚麼?」,一般大眾對「歸宿」的定義都是終老的依靠,有些人會認為找個理想伴侶共渡餘生是「歸宿」; 有些人則認為「歸宿」就是「家」的所在,曾經我們都對「歸宿」有著不同的憧憬,然而我們對於「安老歸宿」又會帶著怎樣的期待?

 

綜合社區資源 : 流動的安老模式  由社區、院舍到家居

 

  在過去一星期筆者就「安老服務2.0 - 重塑與創新」為一所大學的師生進行演講,除了講解有關安老政策和社福資源外,更提出現代安老模式,並以日本的介護保險服務為例提出社區安老支援下居家安老和院舍安老的重要性。談及安老服務,大眾第一個印象都會是安老院宿位不足,輪候時間長,同時坊間亦有不同長者社區中心和社區支援服務,然而這些支援服務及資源仍較為零散,一般人所理解的安老服務與護理掛鈎:即是從家、到社區支援、再到安老機構照顧至終老,這個單向式的路徑容易令人認為安老機構就是必然的終老歸宿。

 

  筆者曾就香港長期護理相關資源概況請教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博士,她認為長期護理其實是一個可流動的軌跡(Trajectory),由社區、院舍到家居,意即以居家安老為先,如長者身體突然變化入院,便會透過綜合性評估後,可於手術後短暫入住安老院,完成康復再重返社區;回家後,按身體需要使用社區的復康服務,或是利用社區資源租借或購置樂齡科技,達致居家安老理念。

 

與主持方永豪博士於「安老服務2.0──重塑與創新」活動合照

 

「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過渡性支援 促進患者復元

 

  理想而言,長者可透過綜合性評估,按身體需要使用社區的復康服務,或是利用社區資源租借或購置樂齡科技,甚至短期居住安老院舍。有見及此,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套用了國外國際認可、具高效度的跨專業綜合需要評估工具「interRAI」,聯同三個非牟利機構推行「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支援離院長者及其家庭的迫切需要,協助出院後在康復及生活方面的無縫社區支援。目前,離院支援計劃透過「interRAI」系統評估,讓團隊掌握長者從醫院返回社區的需要,為照顧者提供適切支援,幫助他們了解長者的身體和心理變化。

 

  其實近年愈來愈多樂齡一代選擇了流動安老模式,這種針對性的離院支援計劃不僅能強化康復,還能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入院,在適當的社區照顧和支持下,長者可得到高度的獨立自主性,並且保持或重獲基本生活技能。

 

「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協助離院長者及其家庭照顧者,

提供專業的社區復康支援,以達至最佳的照顧安排。

(圖片來源:「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網站)

 

下一頁:家居式安老——賦予住客生活選擇權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