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熊貓眼】中醫將黑眼圈分3類型!擊退從心肝脾腎著手,每天簡單穴位按摩有幫助!

【熊貓眼】中醫將黑眼圈分3類型!擊退從心肝脾腎著手,每天簡單穴位按摩有幫助!

譚莉英
美女中醫

  縱使疫苗經已面世,我們暫時每日都仍然要以口罩示人。五官當中,唯一外露的,就是雙目。眼睛乃靈魂之窗,雙目動人,當然吸引。倘若美瞳附上大大的黑眼圈,實在大煞風景,Mandy便是其中一人。

 

  Mandy 問道:「譚博,我的黑眼圈就如熊貓一樣,已試過多種方法仍然未能改善,請問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甚麼原因呢?又有沒有方法可以治療呢?」

 

  我答:「中醫認為黑眼圈出現的原因不外:血瘀內停、脾虛痰阻、肝腎不足。就部位來說,眼胞部位在臟腑是分屬於『脾』的功能。而『肝』 開竅於目;就血流來說,『肝藏血』、『脾統血』、『心主血』;另外,就經絡來說,『心經』有支系上『系目系』。所以, 要治療黑眼圈,得從心、肝、脾著手;另外,『乙癸同源、木火相生』,肝腎需兼顧。所以治療重點就在於活血化瘀、健脾祛濕和滋補肝腎。」

 

  Mandy續問:「我除了黑眼圈嚴重之外,還有大而脹的眼肚,但我姐姐不但眼肚黧黑,就連上眼窩也深黑,看似都是黑眼圈,但狀態就不一樣 ,請問這是甚麼原因呢?」

 

  我答:「從中醫美容學角度來說,黑眼圈也有分型的:

 

(1)痰濕阻絡型:

 

【主證】目胞周圍皮膚青黑晦暗,眼瞼虛浮,發沉琿睜,伴頭身困重、倦怠乏力、胸痞多痰、納呆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膩。

【治療法則】健脾益氣,除痰化濕。

【針灸】

  針刺取穴: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承泣、四白、合谷;足三里、陰陵泉、中脘、豐隆。

  艾灸:針刺後局部在脾俞、肝俞、太陽、攢竹和絲竹空穴作局部艾灸。

 

(2)肝腎陰虛型:

 

【主證】胞瞼周圍青黑,頭暈目眩,健忘失眠,耳鳴,咽乾口燥,腰膝痠軟,齒搖髮落,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舌紅少苔。

 【治療法則】滋補肝腎。

 【針灸】

  針刺取穴: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承泣、四白、太谿、腎俞、關元。

  艾灸:針刺後在局部黑眼圈處,用無菸細艾條灸治,同時用當歸、首烏中藥油在肝俞、腎俞、命門、神闕做穴位按摩後,再行艾灸,療效更佳。

 

(3)瘀血阻滯型:

【主證】眼瞼周圍皮膚青黑髮黯,面黃肌瘦,或胸悶心悸、胸脅脹痛、肌膚甲錯,婦女可有痛經閉經、經血色暗有塊。舌紫暗有瘀點或瘀斑。

【治療法則】活血化淤通絡。

【針灸】[針刺放血]

  針刺取穴:太衝、血海、曲池,失眠加神門、三陰交,月經不調加關元、腎俞。 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針刺放血:取四白、顴髎、耳門、太陽(雙側)、肝俞。  」

 

   Mandy續問:「除了針灸外,可有其他簡單方法可先自行試試嗎?」

 

   我答:「有的。

 

  可先試試局部穴位按摩。

 

 1. 點按攢竹穴,在眉毛的前端,手指按壓30秒,間隔為1秒,重複30次。每日三組。

 2. 點按晴明穴,手指按壓1分鐘,間隔1秒,重複七次,每日三組。

 3. 點按風池穴3分鐘,間隔1秒,重複30次,每日三組。

 

  以上按壓,局部穴位有痠脹為佳,連續兩天,以觀其效。兩天後,若果情況未如理想,請諮詢相熟的註冊中醫。  」

 

   Mandy大喜,並問:「日常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我答:「日常預防及調護:

 

 1. 生活規律,按時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2. 注意眼部衛生,勿長期配戴隱形眼鏡。

 3. 徹底卸妝,尤其是眼線液和睫毛膏。

 4. 勿使用過期眼部彩妝,睫毛膏開封三個月就要淘汰。

 5. 使用電腦應注意定時休息。

 6. 避免用眼過度,不要熬夜工作。

 7. 勿攝食過鹹或刺激性食物,避免眼部水腫。

 8. 戒除煙、酒。

 9. 經常進行眼部針灸或眼周穴位按摩。」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