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早察覺早求醫】走路易跌倒、起身困難,恐患「肌肉營養不良」!嚴重需以輪椅代步

【早察覺早求醫】走路易跌倒、起身困難,恐患「肌肉營養不良」!嚴重需以輪椅代步

健康解「迷」

  「肌肉營養不良」會帶來嚴重後果。有專科醫生指,該症患者因受不同因素影響致肌肉欠缺特定營養,誘發肌肉萎縮問題,出現走路搖晃、容易跌倒等情況,嚴重者可致關節變形、攣縮,需以輪椅代步;惟因症狀與肌肉萎縮症狀相似,易被誤會而延誤治療,醫生提醒如無法做仰臥起坐、難以快速蹲下再站起來等,便應及早求醫。

 

朱炎培醫生

 

  港怡醫院腦神經科顧問醫生朱炎培表示,肌肉營養不良症的成因,主要與基因遺傳有關,肌肉細胞功能會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喪失,根據其多變的臨床症狀,可細分成不同類別,其中兒童較常見的是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DMD)、碧加氏肌肉營養不良症(BMD),成人較常見為肢帶型肌肉營養不良症(LGMD)及面肩肱型肌肉營養不良症(FSHD)。

 

初期症狀輕微 嚴重需以輪椅代步

 

  以DMD為例,起因是人體性染色體中的X染色體發生異常,約60%患者與遺傳有關,但近三分一患者其基因缺損非來自遺傳,而是自發或偶發突變,且多為男性,3至4歲開始發病,至5、6歲上落樓梯更見困難,一旦坐着便很難起身,至10至12歲便需以輪椅代步,患者會出現小腿假性肥大,部分會同時有脊柱側彎。

 

  他指,因起初症狀輕微,或被誤會是肌肉萎縮症狀,曾有個案延誤近10年始求診。他續稱,不同類別均有其共通點,例如肌肉無力、發育遲緩,隨着病情惡化,患者身體各處肌肉萎縮會愈趨嚴重,包括心臟肌肉、呼吸肌肉,更會誘發其他併發症。目前雖無特別藥物可治療肌肉營養不良,但可通過檢查,以不同組合減慢病情惡化,包括手術、藥物、物理治療、復康治療、營養治療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