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疫間自保

疫間自保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近星期新冠肺炎第四波爆發蔓延,每天確診近百宗,未見紓緩迹象。未有全民檢測,我們身邊隨時碰到十個八個隱形患者而中招,防不勝防。就是選擇隱居,我們日常生活起居,接觸的各類食品用品,一旦被污染,也有機會間接被感染。

 

  此時此刻,便須盡量想辦法自保,除減少外出被感染的機會外,更需加強自身的免疫力和防禦力,減低病毒對身體的傷害。不知道自己是否中招?我們便需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每天小心觀察,有否發熱、乏力、周身痠痛、咳嗽、咯痰、胸緊憋氣、納呆、噁心、嘔吐、大便黏膩不爽。

 

  經過接近一年的防疫生活,我們不妨重溫一下中國在防疫方面的經驗;尤以中醫藥臨床效果,不論在醫學觀察期、病發初期、輕型、普通型病情,中成藥的應用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發熱、乏力、咳嗽、頭痛、身痛和消化道症狀。在此次疫情中,從預防到治療再到康復,進一步證明中醫藥安全有效。

 

  冬寒流感夾新冠,如身體稍感不適,簡單如胃腸不適或周身乏力,不要思慮有沒有其他病徵,不要等病發,首要考慮立刻進行防疫診治。

 

  筆者信中藥中醫,下面是我們在疫情期間的自保方法:

 

  有理無理,先當自己中招,我現每周四粒銀翹,一樽藿香正氣水,喉嚨一見乾痛,就四粒蓮花清瘟膠囊。

 

  我信明朝吳有性,其著有《溫疫病》二卷,清楚列明病發至病癒的發展過程,他講:

 

  1、 戾氣所至,十室九空。

 

  2、 口鼻之所入;(現代人戴口罩,古人帶香囊,壯族人戴銀器)

 

  3、潛於膜原(膜原,中醫泛指體內各器官的細胞壁,不是橫隔膜,此即陽性,但未發病)此亦即輕症,只會低燒、喉乾、咳有痰、身倦、身重、骨痛或關節痛、眼墜;

 

  4、可不葯而癒;(但要發汗、發斑、發疹)

 

  5、到真發病,是病可九出。(即影響九個器官,肺、心、腎,最易出事)

 

  6、精壯者死(除有長期疾患,有併發症而危殆外,抵抗力太好的人,會因產生過量白血球,連自身的好細胞也殺埋,明朝無細胞學,無顯微鏡,都觀察到,唔到你唔服,現代用類固醇,就是要減慢本身的白血球生產,以免精壯者死)

 

  自古至今,沒有西醫用藥可醫治到瘟疫病毒(virus),只可以靠把身體平衡重置(reset),醫到無得醫,便用類固醇steroid,steroid 是強烈賀爾蒙,它主要功能就是把身體的生理系統重新排列(reset),像把時鐘停了,校準再啟動。今天美國CDC認為有點效用,可以減輕這肺瘟就是一種類固醇「地塞米松」,其後遺症,可以想像。

 

  7、中藥醫治大旨重清瘟,即是要殺病毒,但不殺己身好細胞,藥用魚腥草、蒲公英、敗醬草為主。

 

  8、飲食配合要清淡,要保持大小二便暢通,小便多,可帶走體熱,故要多飲水,一日二至三升。大便通,因中醫講,肺與腸通,無便秘,可排毒,如此時有些肚瀉,最好,可將潛於膜原的病毒帶出體外,故現代衛檢話糞便帶病毒,中醫謂肺氣要降,基於肺與腸通,無便秘,有輕瀉,肺氣便下,減少病毒攻肺之險。

 

  9、體內一日有病毒,身體會加強新陳代謝來抗疫,故手心一定發熱,因為低燒。

 

  10、今次國內醫疫,基本上用上三種中成藥:銀翹解毒散、藿香正氣片/水、連花清瘟膠囊。所以我每周均服一些。

 

  「連花清瘟膠囊」是2003年抗擊沙士期間研製的處方,以銀翹散和麻杏石甘湯化裁而成。沙士後,連花清瘟在防治季節性流感中也起了良好的效果。適用於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痠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乾咽痛等。目前,連花清瘟已走向世界抗疫戰場,意大利抗疫初期,接受援助了10萬盒,之後還要追加10萬盒支援抗疫。

 

  「銀翹散」是治療溫病初起的常用代表方劑。治當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方中重用銀花甘寒芳香,清熱解毒,辟穢祛濁;連翹苦寒,清熱解毒,成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劑。

 

  「藿香正氣水/片」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等見上述證候者。藿香正氣水在汶川大地震後,發揮著有效控制災場瘟疫散播的危機。針對這次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用的中成藥即用上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而其他多個診治處方也都加有藿香。

 

  必須瞭解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就算依賴西醫治癒,西藥副作用也可以非常嚴重,影響身體各個器官功能。另外新冠肺炎病毒所及,其後遺症更要正視,從附頁影片便可看到,新肺患者病癒,往後每天多少面對著不可估量的各式殘疾折磨。

 

(影片來源:Chong San 沖先生 YouTube頻道

 

 

  面對新冠肺炎,參考明朝吳有性對防治溫病的啓示:「客邪貴乎早治,乘人氣血未亂,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致危殆,投劑不致掣肘,痊癒後亦易平復。」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