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中醫點睇】子宮頸癌有6大致病因素,可採針、藥、炙結合治理

【中醫點睇】子宮頸癌有6大致病因素,可採針、藥、炙結合治理

譚莉英
美女中醫

  Joey一年前已嚷著要結婚,籌備婚禮的瑣碎事令她忙得不可開交,人也消失了。突然收到Joey電話緊急預約。

 

  甫坐下,看見眼前的Joey臉容憔悴,我便問道:「怎麼了?失蹤一年,發生甚麼事嗎?」

 

  Joey答:「婚禮到現在還在籌備中,很多事情也力不從心,摸不著頭腦。但就是近期身體有點狀況,就是剛剛完了月經不久,又見出血,擔心會不會作小產,所以特來求診。」

 

  我一頭霧水,月經?懷孕?小產?算吧!我應該要明白Joey的智慧。所以我經常強調,健教科比通識科更為重要,先別多說,先為Joey詳細診斷吧!

 

  診斷後,確實不對勁,開出化驗單,建議Joey先去檢查,待報告回覆後,再進行治療。

 

  一周後,報告回覆:子宮頸癌二期。

 

  Joey得知報告後,吵到拆天:「怎麼可能的,我明明已經注射了預防疫苗,不就是終身免疫嗎?有沒有保險賠償?保險是否賠足?」一系列問題,我待她情緒沉澱下來,再度跟她說:「預防並非免疫,正如注射預防流感針,並不等於可獲得終身免疫,你明白嗎?同時,我不是做保險的,我是合法註冊中醫,可以發醫療證明信給你,至於保險賠償如何,你要詢問自己的保險經紀啦。現在,重要的,並非其他枝節,而是你的身體是否有機會康復。」

 

  Joey 點頭,彷彿真的明白了甚麼似的,忽然問:「甚麼是子宮頸癌?」

 

  我耐心地邊答邊教導:「子宮頸癌,是以白帶及月經過多,不規則陰道出血,性交後出血,腰腹作痛及貧血、嚴重消瘦等全身衰竭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位於子宮頸部的惡性腫瘤。

 

  子宮頸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所有腫瘤中發病率逐漸升高的常見腫瘤,其發病年齡多為40-55歲,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其發病與「壯陽藥」、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亂及某些病毒(特別人乳頭病毒HPV16、18型)感染有關。子宮頸癌的發生往往經歷組織糜爛、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的過程,雖然發病率高,但是子宮頸癌具有易早發現、早診斷、根治率高的特點。」

 

  Joey續:「是甚麼原因導致這個病出現?」

 

  我答:「傳統觀念認為:性生活的紊亂及不潔是導致宮頸癌發病的直接原因。我認為這一觀點並不完全正確:

 

  首先,細菌、病毒的感染雖然能增加對子宮頸的刺激,但是我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強大的修復能力可以彌補外來異物對身體的刺激;

 

  其次,正常情況下,陰道上皮細胞隨月經周期中雌、孕激素的作用,發生周期性變化,和陰道裏佔主導地位的乳酸桿菌一起,使陰道處於一種酸性的環境(PH值大約3.8-4.4),不適宜多數細菌、病毒的生存;

 

  最後,很多帶菌者未必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

 

  因此,我認為不潔的性生活並非是子宮頸癌發病的直接原因,而只是一個重要誘因,或者說是加速子宮頸癌發生。」

 

  Joey急不及待追問:「那是甚麼原因?」

 

  我答:

 

  「1·『火熱』。很多人喜歡吃酸辣或麻辣食品,導致內生濕熱。加上很多人也喜歡經朋友介紹下自行盲目進補,如:鹿茸、海參、鮑魚、淡菜、泥鰍甚至還包括一些食品添加劑、保健品、補品和藥品等,在中醫來看就是壯陽藥。壯陽藥令氣血長時間聚集在子宮頸局部,便會引起局部長久瘀阻不暢,瘀久化熱,便成了火。火熱迫血妄行,子宮頸癌容易發生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或者是性交後出血。

 

  2.『瘀』。子宮頸是子宮體與陰道交界的地方,區別於子宮體,子宮頸最大的特點便是不會隨著月經周期發生周期性脫落,局部就很容易發生瘀滯。

 

  3.『血虛』。前面提過,子宮頸容易發生瘀滯,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組織細胞得不到足夠的氣血營養,免疫功能低下,自身修復也會受到影響,從而也會為外邪的侵襲留下可乘之機,而且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器官,胎兒需要陰血營養,子宮患病自然是因血不足。

 

  4.『濕』。子宮頸癌是一個婦科惡性腫瘤,而經、帶、胎、產,又是婦科最主要的特有東西,子宮頸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經、帶、胎產的通道,所有的孔竅都是用來祛邪的。帶下屬於「濕」的範疇,濕易與熱膠著在一起,就形成下焦濕熱。

 

  5.情緒不穩和長期壓力。情緒失調和長期壓力導致肝鬱,從而影響『肝經』及『沖任二脈』。《靈樞·經脈》中肝足厥陰之脈『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與任脈交會於『曲骨』,且沖任二脈均起源於『胞中』,肝鬱氣滯、沖任失調都會影響到子宮頸正常的生理功能。

 

  6.癌毒,腫瘤的形成離不開癌毒。

 

  總之,子宮頸癌,離不開:火熱、血瘀、血虛、濕熱、肝鬱與癌毒這六個致病因素。」

 

  Joey續:「那該怎麼辦?」

 

  我答:「明確子宮頸癌發病的原因後,治療上就能有的放矢,中醫方面,針、藥、灸聯用。中藥上,針對你的身體狀況,加強處理「火熱」、「肝鬱」和「癌毒」。

 

  針灸同樣重要,子宮位於下焦、膀胱與直腸之間,以選用下腹部的穴位為主,首先是「子宮穴」(肚臍下4吋旁開3吋),調理經氣,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及盆腔炎等,直刺1.5-2吋,孕婦禁針,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其次是任脈上的穴位氣海、關元、中極,補陰血,補元氣,同時能祛濕,聯合水道、歸來等穴位清熱利濕,給邪以出路,攻補兼施,同時能夠起到局部靶向免疫治療。針藥灸密切結合即可處理腫瘤,又可防其復發。」

 

  Joey 說:「有得醫,即是不嚴重吧!」

 

  我沒好氣。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