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傷口出芽】身體長「肉芽」又痕又痛!類固醇、冷凍、手術,哪種治療方法好?

【傷口出芽】身體長「肉芽」又痕又痛!類固醇、冷凍、手術,哪種治療方法好?

陳湧
健康「膚」識

  三十多歲的Emily於中學時期十分喜歡運動,跑步行山樣樣皆能,但亦可能因時常出汗,以致身體經常生瘡。起初不以為意,但久而久之,胸口生瘡位置慢慢形成大小不一的紅色粒粒,怎樣按壓也不能清除,之後粒粒愈生愈大,近來更變成一塊塊硬身的紅腫。除了外觀問題令愛美的Emily 非常苦惱外,甚至還出現痕癢疼痛等情況。最後被診斷為「肉芽」。

 

  皮膚受傷或發炎後會自行癒合,傷口愈深愈容易留下疤痕,但部分傷口過多纖維,生長時會令疤痕凸出皮膚表面,形成出芽,或稱「蟹足腫」。影響外觀之餘,亦可能有痕癢、疼痛等不適情況出現。出現肉芽與否視乎多種因素,如有些患者本身皮膚自身有較大生肉芽的傾向。另外,傷口位置如胸口、上背、顎線、肩膀和耳朵等也較多出現此問題。傷口較深層、當時處理不當或之後受感染等,均可以增加肉芽風險。

 

  治療方法視乎肉芽大小、位置、病人意願等等。外用或病灶內注射類固醇等較為常用,但注射時也會令皮膚不適,一般均需要多次治療才有較好效果。冷凍治療可用於局部凸起較多的肉芽,但治療亦會有痛感,亦常需要多次治療。而手術切除的風險,包括新疤痕變得比舊疤痕更大,所以患者需要有充足心理準備,醫生亦可考慮不同方法減低復發風險。不管採用哪一種治療方法,肉芽治療後即使可以變得平復,亦常有些色素變化,可考慮以激光幫助淡色。

 

  如知道自己皮膚較易出肉芽的話,應避免不必要手術,以減低出現新肉芽風險。皮膚出現暗瘡等常見皮膚病也不應掉以輕心,及早治療,減低肉芽出現。如不幸受傷,也可盡早使用防疤膏,減低肉芽出現,之後再去諮詢醫生治療意見。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