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女士禍音】愈食愈瘦不是好事?可能是「甲亢」先兆

【女士禍音】愈食愈瘦不是好事?可能是「甲亢」先兆

健康解「迷」

  「愈吃愈瘦」,不少女士可能視為「喜訊」,但要小心或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亢)先兆。有專科醫生稱,甲亢患者以年輕女士為主,她們或認為患病令身段苗條而忽視,惟不控制病情不僅或致情緒病,心臟衰竭風險等問題亦會大增。

 

唐俊業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表示,甲亢常見於年輕女性,以20、30歲為主,最常見的病徵包括體重急劇下降,心跳加速等,「甲亢患者因分泌過多甲狀腺荷爾蒙,加快新陳代謝,令體重在數日內急下跌。而受甲狀腺荷爾蒙過多影響,大部分患者亦會有心跳過快問題。」

 

甲亢患者受甲狀腺荷爾蒙過多影響,大部分會有心跳過快問題。(iStock)

 

加劇骨質流失 或引致情緒病

 

  唐醫生說,甲亢亦會影響反射神經系統,令患者排便增加,且因腸道郁動太快,未及吸走水份,大便多呈稀爛。另外,甲亢患者或因眼球後組織腫脹,令眼球被推前,呈現「凸眼」問題,嚴重者會因眼皮不能緊閉,致眼角膜乾澀痛楚,或損視力;部分人眼球郁動亦會受制,影響視野,但上述病徵未必同時出現,曾有病人只有腹瀉問題,驗血後始證實患上甲亢。

 

  因甲亢可「致瘦」,唐醫生坦言不少患者確診後反感欣喜,甚至擔心服藥後病情受控,不可再放肆吃喝,「但如長期不控制甲亢,會令心跳過快,對心臟負荷甚大。年輕時或可承受,但年紀愈大心臟衰竭風險愈高。另外,甲亢亦會加劇骨質流失,患者未到更年期已可能出現骨折;而甲亢會影響腦神經,患者會經常『郁來郁去』,長期不控制或引致情緒病。」

 

 

建議先服藥 再用放射碘治療

 

  唐醫生表示,目前治療有3種途徑,即抗甲狀腺藥物、放射碘治療和手術治療。「最建議先服藥穩定病情,再服放射碘『斷尾』,惟不少人聽到放射碘即恐懼受輻射污染,而拒絕採用。」他稱,如以放射碘治療甲亢,一般在治療後首4個月不宜懷孕,但過去文獻指出期間意外懷孕者,大部分胎兒均未受影響。

 

  他續稱,若單靠藥物,治療期往往長達1年半,且一半人有機會在1年內復發,且有皮膚出疹、肝酵素上升等副作用,亦可能出現罕見的白血球過低、肝衰竭問題。反觀放射碘治療僅需服用1次,便有70%機會痊癒,「即使30%人可能有甲狀腺荷爾蒙過低問題,服用荷爾蒙補充劑已可解決,後遺症較純藥物治療要少。」

 

  至於手術治療,則適用於甲狀腺腫大致呼吸道受壓、有藥物敏感,或甲狀腺出現結節、疑有癌細胞者︰「一般會完全切除甲狀腺,以免日後復發。」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