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癌症來襲】痱滋數週未癒竟是舌癌先兆?五點防癌tips你要知

【癌症來襲】痱滋數週未癒竟是舌癌先兆?五點防癌tips你要知

健康解「迷」

  舌頭是說話及進食的重要媒介,早前一名日本女歌手證實患上舌癌第四期,需切除大半舌頭保命,引起各界關注。有專科醫生指,舌癌初期病徵與一般常見的口炎類似,不少人或會誤以為「好小事」而延誤就醫,惟一旦至末期舌癌,便只能切除大部分舌頭,隨時影響吞嚥及說話能力,存活率亦會大幅下跌,市民如有懷疑,應盡早求診。

 

  在80年代走紅的52歲日本前偶像歌手堀智榮美,早前在網誌公布自己患上舌癌第四期,癌細胞並轉移至頸部淋巴位置,需切除一半以上舌頭保命。她更提到,去年夏天發現舌頭的左側出現硬塊,最初以為只屬口內發炎「生痱滋」,怎料到11月,舌頭突然出現嚴重疼痛感,看了多次醫生仍無法根治,最終拖延近一年後,始發現已患上舌癌末期。

 

正常生痱滋 1至2周可康復

 

何志謙醫生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表示,口炎常見徵狀包括生痱滋、潰瘍及發炎等,與前期的舌癌或口腔癌病徵相似,故常有不少病人誤將兩者混淆。

 

  但他指,正常生痱滋、潰瘍等情況,一般可在1至2周內康復,若與癌症相關則可拖延至數周,甚至數月,而嘴內痱滋或潰瘍下層周圍,亦會出現異常硬塊等,一般不難發現,卻往往會被病人忽視。

 

切除手術 或損說話能力

 

  何醫生續指,舌癌康復情況與其他癌症相似,一般需視乎「期數」,若發現及時,腫瘤厚度亦少於0.76毫米,在接受切除手術後大多可完全消滅癌細胞,成功率高達80%;然而一旦延誤至第四期,以及癌細胞已擴散至頸或淋巴核等位置時,即使成功接受切除手術,配以電療,在5年後的存活率亦可低至僅20%。

 

 

  至於切除後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何坦言需視乎腫瘤位置,例如位於舌頭前至中段,通常只需切除少於50%的舌頭部分,對說話及進食影響不大;但如必須切除多於一半舌頭的情況下,多數亦需連帶接受電療,配合需多切除2厘米正常組織的條件,即會「一大個位置無咗」,可對患者吞嚥、說話等多種能力造成較大影響,並有機會引致發炎、無法張大嘴巴等併發症。若腫瘤位置接近舌筋,甚至或需一併切除喉嚨,影響深遠。

 

  他提醒,有長期吸煙、喝酒及愛吃檳榔人士患舌癌或口腔癌的風險較高,另亦有機會透過性接觸,以口部感染如子宮頸癌等病毒引致;家族或有血緣關係人士曾患上相關癌症等,亦同屬高風險組別。」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