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5/07/2019

問責制「改壞名」無助建立政治人才庫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Regina Ip),本屆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直選議員,新民黨主席。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她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年7月成立「匯賢智庫」、2011年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協會」,擔任聯席主席,致力為香港社會服務。

    葉劉的地球儀

  自從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0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要研究和引入一套新的主要官員問責制度(Principal Officials Accountability System),到2002年正式實施,問責制至今已實行了17年,是時候審視成效。

 

  首先,問責制其實是一套政治委任制度,由行政長官委任司局長、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稱之為問責制,有點「改壞名」,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官員問責上,遇上甚麼風波便要官員問責下台,動輒得咎。2003年,我和梁錦松(時任財政司司長)在同一個晚上問責,期後楊永強(時任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也因為「沙士」而於2004年辭職。到最近的反修例風暴,反修例人士也把目標對準行政長官、律政司司長及保安局局長,要求他們下台。

 

 

如今政治環境一天比一天嚴峻,問責制要如何走下去,做到真正提升管治團隊的質素,值得思量。

 

董建華的初衷

 

  回顧當年董建華推行問責制的初衷,主要是因為他在其首屆任期中,有感難以駕馭由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統領的公務員團隊,他必須找尋和他同心同德的班子來協助施政,這想法無可厚非。2002年4月17日的政府新聞稿便列明,問責制是要讓「特區政府的領導層理念一致,方向明確;民情在心,民意在握……政策更加全面協調,為市民和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這些年來,我認為問責制在吸納專才方面,是有發揮效用的,例如醫務專才周一嶽、高永文、梁卓偉及陳肇始,科技專才楊偉雄,在教育界經驗豐富的蔡若蓮等,也是政務官團隊裡沒有的專業人才。

 

擴大問責制遭非議

 

  到曾蔭權年代,因為政治環境愈來愈複雜,局長的工作愈來愈繁重,單是出席立法會各種會議也佔據不少時間。曾蔭權於是在2007年發表《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報告書》,建議擴大問責制,設立副局長及局長政治助理,協助局長處理政治事務,包括立法會事務、做好政治聯繫等等;並於2008年正式推行。

 

  記得當時,因為社會認為副局長及政助薪酬過高,引起了很大爭議。副局長的薪酬相當於局長的65%-75%,即20多萬元!政助的薪酬相當於局長的25%-35%,也有約10萬元!是初入職政務官的兩倍!再加上政府對副局長及政助的履歷沒有硬性要求,部分獲委任人士的資歷背景與其政策局範疇「大纜扯唔埋」,人工卻三級跳,不惹非議才怪!

 

  例如首位環境局副局長潘潔本身是在大學裡從事公共行政的研究工作,也有傳媒經驗,但是卻沒有環保背景。首位食衛局政助陳智遠是中大政治系講師,並沒有醫務工作經驗。此外,還有多位副局長及政助本身是區議員,沒有出色的專業背景,轉跑道後表現平平,反映政府在招攬人才方面,不算成功,給人拉雜成軍之感。最近發生多次大型衝擊,一群前副局長及前政助作出與政府立場不一致的公開聯署,反映他們對政府的管治理念理解不深。

 

只壯大人數 沒壯大人才庫

 

  推行擴大問責制後,政府的問責團隊在人數上是壯大了不少,但是政府的管治水平卻不見得有多大提升,遑論達致「提供參政途徑」、「培育政治人才」、「建立政治人才庫」等長遠目標。

 

  相反,幾屆下來,問責制「人來人往」,除了陸恭蕙、邱誠武、吳璟儁幾位本身略具知名度,更多副局長及政助是「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做一屆便離職,別說功績,市民連他們的名字及樣子也記不起。他們離開政府後,鮮有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工作,政府口口聲聲說的「旋轉門」其實不存在。

 

  例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岳鵬轉職馬會,食衛局政助陳智遠轉型為古蹟文化導遊。兩屆勞福局政助莫宜端以照顧家庭為由呈辭,後來出任教育機構助理總監。環境局政助蔡少綿現職迪士尼,創科局政助梁淑寶返回舊公司任職等等。政府想通過問責制建立政治人才庫,可謂完全失敗。

 

工種錯配

 

  政治助理的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協助局長做好政治聯繫,包括與政黨及立法會議員聯絡、游說及拉票。特首辦特別助理李惠、財政司司長政助何翠萍、保安局政助劉富生、環境局政助區詠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助吳璟儁便頗稱職。

 

  而在眾多政策局當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政助工作最「與眾不同」,該局政助的存在感不高,第二任的趙立之,沒甚麼接觸就離任了。現任的楊寶蓮,最初也沒來聯絡拉票,我多次向局長反映,後來才有改善。據了解,原來基於財經局涉獵的範疇相當專門及複雜,例如稅務條例、公司條例等等,局內認為並非政助能夠處理,政助轉而主力資料搜集、撰稿等等,楊寶蓮便經常和我分享其搜集的文章。因此,我認為政府應檢視該局是否需要政助一職,及將該職位正名為研究助理。

 

如何走下去

 

  綜合上述種種,問責制仍未發揮最大效益,行政長官未能招攬真正擁有共同治港理念、有共同抱負的政治人才。因為修訂《逃犯條例》而引發的政治風暴更證明問責制無法讓政府「民情在心,民意在握」。如今政治環境一天比一天嚴峻,問責制要如何走下去,做到真正提升管治團隊的質素,值得思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生死教育 | 禮儀師分享對生死的看法,修復遺體同時其實是修復家屬心靈► 即睇

我要回應11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北方北發表於 2019-8-18 01:30 AM via mobile
  • #12
  • 回覆 #11 Kentchiu


    香港警察够克制了!换美国警察试试?或者让香港警方按美国方式执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entchiu發表於 2019-8-15 04:06 PM via app
  • #11
  • 支持警察根據《警察通例》及《香港法律》,公開公正執法。但現在的問題是香港警察很多都是有法不依,濫用武力,妄顧市民安全,才引起了全港市民的憤怒。警察自稱正義的初心呢?瀆職高官要問責‼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8-7 07:09 PM
  • #10
  • 補充:
    二、一國兩制不容挑戰;
    二制不變,即係講到明,香港人自制麻煩,絕對只有靠自己制度控制番佢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8-7 06:54 PM
  • #9
  • 回覆 #8 吡吡


    2.
    王志民對港期望:

    一、維護政府對港管治權威;
    即係權最重要,必須維護,失咗嘅要攞番黎,唔夠硬嘅要硬淨啲,點硬法呀?

    二、行動起來挺特首、挺警隊;
    點硬法都要先行動起上黎,唔係靠托住個頭諗,全世界冇個諗樣唔做野都有人尊重架!對港台傳媒政府醫護律師公會教育學院等等,一律要批,要鬥,急起上黎更要丟,丟咗先算!

    三、積極行動守正辟邪;
    積極行動完即係丟完惡人之後,要教佢地埋自己呀特首堆,幫你守住啲正野,辟走啲邪野,你啲正野必定有得分過佢地;前排肯企出黎,指名要政務司長進位讓賢嗰位,將才黎架,升正佢啦,特首你冇嘅正氣,佢必然幫到你架!

    四、堅持做深、做實青年學生工作;
    深不在遠,喺特首你自己苻包出糧出俾嗰啲人度,港台必剷,出頭罷即炒!

    做齊以上幾點,特首你必然遇到大反擊,但你越一擊多發,反對你嘅人越唔知反擊你邊度,兼且最重要嘅,係你要堅持將目光放喺支持你嘅人,而唔係同反對聲音對話俾兩皮當買佢地怕呀,記住堅持幸福係奮鬥出黎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8-7 06:53 PM
  • #8
  • 分享淺見1:
    張曉明講話解讀:

    一、止暴制亂;
    要注意唔係以暴制亂,暴從何來?就讓暴力制造者自己停止,止作何解?受夠為止,簡單講就係香港人自作自受,後果必須自己承擔,正反兩派都受夠嘞,自然乜暴都會停止啦;

    二、一國兩制不容挑戰;
    一國不變,唔單係中央意願架,即使美國條黑社會最大賭檔大佬,點會想香港呢個敗家仔,脫離大陸呢個富戶人家呢?爛賭二如果去到六親都冇人認,你做貴利仲有冇人肯放數俾佢呢?自己諗諗啦大家!

    三、挺特首、挺警隊;
    呢句話當然唔係講俾反對派聽啦,亦都唔係講俾建制派知,而係講俾特首同警隊高層聽,即係特首現階段之所以冇人肯挺,最大原因係唔敢挺警隊呀!佢唔挺直腰板義無反顧咁挺街頭抗暴嘅警察,警察喺絛街度對住啲黑衣香港人又點會諗到要義不容辭挺嘅實情你呢個香港特區首長呢?

    四、客觀面對香港主流民意;
    即係成個建制派要承認自己過去全部失敗,客觀嘅現實你地今後必須要面對,知恥至可以近乎勇!
    五、愛國愛港成為中流砥柱;
    恥完點至可以近乎勇呀?愛國愛港唔係得把口,愛國愛港係初心,初心中流砥柱不變,應變嘅方法又係乜呢?接住王志民咪教精你地囉!

    王志民對港期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8-3 09:48 AM via mobile
  • #7
  • 獨立調查委员会有幾厲害?問下民主教宗陳日君,何解天主教会學校,佢会咁驚青,一口拒绝引入家長做校委?醫療界民主選出議员代表議政全社會問题,又何解咁唔怕醜,德高望重同行鬧爆,佢都要以小人之心去拒绝市民加入醫委呢?滿口民主自由良心公義,一諗到權力在手,系绝唔會自願同任何人分享架!

  • 引用 #6 吡吡 發表於 2019-8-2 09:11 PM

    预言一: 目前黑衣人不過係棋子,任何個人目的都唔會達到,背後當香港亂到唔可以再亂嘅時候,獨立調查委員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8-2 09:11 PM via mobile
  • #6
  • 预言一:
    目前黑衣人不過係棋子,任何個人目的都唔會達到,背後當香港亂到唔可以再亂嘅時候,獨立調查委員會,舊稱革委會,就會被千呼萬喚始站出來做代理人,邊個入到革委会,都唔系最重要,重中之重,系革委会员要知掟,肯為佢地背後真正大佬奪走香港一切政治權力,到時香港公、檢、法乜權都要靠邊站!邊個至係背後大大佬?到時睇下革委會聽佢老美指派邊個最肥代理人支笛啦!

    中央面對咁形勢會點做?講咗啦!大家系咪冇聽清楚,國務院發言人講乜?一國兩制不动摇,即系人民內部矛盾不出兵,聽任兩制中嘅港制,自己人玩残自己人,到全港人POOR哂街人人要付出代價到負资産負到冇得再负时,中央自然會搞個民主中国救香港籌米表演歌唱大會,全港乞衣人到时邊個肯派米佢食,佢就算系乜大種乞衣,都自然知道邊個至係自己親人兼恩人架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tanley49發表於 2019-7-26 09:48 AM
  • #5
  • 敬告有正氣的專欄作者,此報已變質,考慮是否再提供稿件在此?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理性人發表於 2019-7-18 10:00 PM
  • #4
  • 大膽講一句,香港政壇中最有擔當的就是葉劉,能力最強的也是葉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7-16 12:25 PM
  • #3
  • 老懵懂時期,那一班教育改革者,才是真正的政治人材!
    去中国化100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7-15 10:46 PM via mobile
  • #2
  • 現今香港最需要明白人,尤其是明白政府過錯的人,誰是最明白人?葉太是也!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