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6/09/2019

香港是下一個烏克蘭嗎?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Regina Ip),本屆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直選議員,新民黨主席。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她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年7月成立「匯賢智庫」、2011年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協會」,擔任聯席主席,致力為香港社會服務。

    葉劉的地球儀

  香港回歸22年,特區政府先後兩次因為大型遊行示威而「跪低」。一次是2003年7月,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50萬人大遊行後暫緩了《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另一次是2012年9月,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12萬人包圍政總後,宣布不會要求學校落實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期後教育局於10月宣布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

 

  來到2019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先於6月15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再於9月4日宣布正式撤回草案,是特區政府第三次「跪低」。和前兩次不同,這次的示威者並不接受行政長官的回應,三個月來抗爭暴力不斷升級,警民衝突不斷上演,社會氣氛繃緊,暗湧處處,甚至有人以2013年的烏克蘭革命相比。那麼,香港會是下一個烏克蘭嗎?

 

 

 

佔中的延續

 

  我認為示威者癱瘓機場、破壞港鐵站、圍堵警署、向政總投擲汽油彈等等,已跟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原目的無關。香港潛藏多年的深層次矛盾徹底浮上水面,才是抗爭歷時三個多月不息的原因。

 

  首先,這次的抗爭很明顯是2014年違法佔中的延續。當年雖算是和平清場,也拘捕了主要搞手,但是當中港獨、自決思潮並沒消失,他們沒停止挑戰國家主權,趁著反修例抗爭繼續挑釁,加上台灣等境外勢力的影響,「光復香港,時代革命」變成主調,對年輕人的影響很大,破壞香港的長遠穩定。

 

 市民怨氣爆發

 

  第二,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不滿一次過爆發。

 

  以往香港繁盛光輝,是中國對外的主要窗口,在貿易、專業服務等各方面均發揮重要的中介作用。然而,中國對外開放後,經濟急速崛起,甚至在國際舞台上挑戰美國的一哥地位,國內大灣區城市也急速發展,香港的獨特地位漸漸模糊。

 

  此外,世界急遽進步,科技革命、數碼革命已翻了幾翻,香港卻仍是靠四大傳統支柱產業支撐著,即使「沙士」後復甦也是靠內地提供的優惠政策及自由行,香港本身的經濟結構沒有改變,競爭力持續下降。明顯例子是香港貨櫃碼頭已由2004年前的全球排名第一,累積下跌至第六,被上海、新加坡、深圳、寧波及釜山超越。

 

  回歸以來,幾屆特區政府並沒成功推動科技創新,沒有為香港締造新的價值去應對世界的轉變。再加上土地房屋嚴重不足,樓價過高,市民深感生活水平下滑,懷著各種怨懟,於是一有風吹草動、大型遊行,便容易吸引到大批「和理非」市民參予。

 

烏克蘭革命的啟示

 

  第三,雖然今次的抗爭號稱沒有「大台」,境外影響卻不少,包括坊間熱播的烏克蘭革命紀錄片Winter on Fire: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凛冬烈火:烏克蘭為自由而戰》。

 

  我看了這齣紀錄片,卻發現它是單向地從示威者的角度出發,描述2013年的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EuroMaidan Rallies in Ukraine)。紀綠片強調烏克蘭人民希望加入歐盟的激情、防暴警察(Berkut)血腥震壓及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下台;加上運動的進程、表徵和反修例抗爭相似,的確容易讓香港的年輕人找到共鳴,以為自己正在參與偉大的革命,以為香港會是下一個烏克蘭。

 

  可是,坊間鮮有放映另一齣由荷李活大導演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監製的紀錄片Ukraine on Fire。我也看了Ukraine on Fire,內容比Winter on Fire複雜得多,從歷史、地緣政治等角度交待烏克蘭的獨特背景,除了訪問示威者,也訪問了普京、亞努科維奇、軍警及記者等等。我認為大家應兩齣紀錄片也看,以對烏克蘭革命有較全面的了解,也會較易明白,如果香港真的重覆烏克蘭的步伐,會是怎樣的苦況。

 

  烏克蘭地理位置獨特,一直也是列強爭持的戰場,而且東接俄羅斯,故東面地區較親俄,其他地區則較親歐洲,故烏克蘭也是俄羅斯和歐盟博弈的棋子,這點與香港夾在中西方之間的情況類似。

 

  2013年11月,烏克蘭政府本計劃與歐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可是,這代表日後歐盟商品將以低關稅進入俄羅斯市場,普京不能接受,基於政治現實,總統亞努科維奇宣布終止與歐盟協商。一心等待與歐盟加強聯繫的人民不明白這些,感到被政府背叛,憤怒爆發,人民佔領基輔獨立廣場(Maidan Square),後來演變成大規模暴力抗爭。換句話說,烏克蘭人因為政府「不爭取協議」、「不與歐盟親近」而抗爭,香港人則因為政府「爭取修例」、「與中國親近」而抗爭。

 

  烏克蘭這場抗爭持續了93日,至少125人死亡,千多人受傷。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香港年輕人或會把這結果演繹成革命成功。可是,烏克蘭分裂了,東部克里米亞(Crimea)併入俄羅斯,並且陷入長期內戰。烏克蘭至今未能加入歐盟,而且經濟低迷,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如此結果,真的要香港重蹈覆轍嗎?

 

普選不是林鄭月娥說了算

 

  回說香港,三個月過去,示威者漠視法治,動輒堵路,肆意破壞,與警察對峙,仍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等,行政長官其實已多次解釋及回應。

 

  第一,行政長官已於9月4日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示威者卻不接受,抗爭活動沒有停下來,昨天更把汽油彈扔入政總!

 

  第二,目前並非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適當時機。同時,政府已為法定監警會「加碼」,增加委任余黎青萍及林定國兩位成員,並且邀請了英國、澳洲、新西蘭及加拿大的專家來港,組成獨立專家小組來處理有關警察的投訴。

 

  第三,撤銷6月12日暴動定性。我之前已撰文解釋過,香港法例沒有「定性」這回事。根據《公安條例》,法庭會視乎被告當時的行為裁決其是否觸犯暴動罪。

 

  第四,特赦所有被捕人士。根據《基本法》,特首並沒有相關權力。只有律政司才有權在不受政治干預下提出或不提出檢控。早前,郭卓堅申請司法覆核律政司不檢控梁振英(UGL事件),原訟庭駁回其申請,判詞重申除非有重大憲制理由,法庭不能干預律政司的檢控決定。而且,未審先特赦完全違反法治,我認為不能接受。

 

  第五,要求雙普選。有市民認為普選可有較多人參予、較公平,總好過小圏子選舉等等;也有人認為香港目前的困局正正是由選舉制度不公造成;這些想法均可以理解。可是,香港本來是可以迎來政改的,是泛民議員在2015年6月18日將其否決的。

 

  更重要的是,普選不是林鄭月娥說了算,而是要根據《基本法》訂明的程序進行,還要獲得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通過,中央政府同意,才能成事。

 

  因此,通俗點說,針對「五大訴求」,我認為政府能做的「已盡做」,希望示威者明白,若他們繼續妄顧現實,盲目堅持,只會把香港推向比烏克蘭更困苦的深淵。

 

持續抗爭破壞香港的國際地位

 

  持續抗爭及破壞已讓香港的國際地位受到衝擊,我在這裡略舉一二--

 

.共31個國家對香港發出不同程度的旅遊警示。(政府新聞網,8月28日)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公布「2019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數」(Safe Cities Index 2019),香港由兩年前的第9位急跌至今年的20位。(《香港01》8月29日)

.《經濟學人智庫》公布年度「全球宜居城市指數」報告,香港跌至第38位。(《明報》9月5日)

.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下調香港評級,由「AA+」下調至「AA」,展望評級負面,是24年來首次下調香港評級。(《香港電台》9月6日)

 

  有年輕人聲稱不怕「攬炒」,他們甚至認為惟有如此,政府才會向他們讓步。可他們看不清的是,隨著香港的各種排名節節下跌,政局不穩,投資者抽走資金,旅客不來,經濟冒寒,企業關門,就業市場差,失業率高,屆時身受其苦的,正正就是香港未來的持扮者--我們的年輕人。

 

  因此,我在此誠懇地呼籲,希望廣大的市民、「和理非」明白,如今的抗爭已遠離原目的,淪為破壞,雖然大家很同情示威者、同情年輕人,但是我們更不能讓香港成為下一個烏克蘭,希望大家都能停下來,諗一諗,首先讓社會回復秩序,再重新出發。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37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Harmony發表於 2019-11-22 07:45 PM
  • #38
  • 大致如此,但有些多年嚴重弊端沒寫出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0-20 03:27 PM
  • #37
  • 开放中港邊界讓所有中國人自由出入香港可解决
    香港土地問題。
    港毒。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aidang發表於 2019-10-19 01:27 PM
  • #36
  • 叶刘同志为党做了大量工作,从23条立法到送中法到禁蒙面法,是香港的中坚力量。几百万港人反对叶刘同志不要紧,党信任叶刘同志,鼓励叶刘同志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imon492發表於 2019-10-11 02:46 PM
  • #35
  • 不!烏克蘭軍隊由烏克蘭人民組成,因此對烏克蘭人民忠心耿耿。但是,香港軍隊是由內地人民組成的,
    因此只對內地政府忠心耿耿, 而不是忠於港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armony發表於 2019-10-11 01:18 PM
  • #34
  • To be a bath fire phoenix?
    It needs wisdom & courage. Could you see that on the Gov?

  • 引用 #15 六十後男士 發表於 2019-9-17 01:48 PM

    Absolutely! The property tycoons should be sacked by fury mobs. Their evil money should be confis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無厘頭發表於 2019-9-23 07:52 AM via mobile
  • #33
  • 不要說君主立憲的英女皇,即使是拿實權的英國首相都是英國政黨選舉的間接産物,他代表的是政黨和個人的利益,而不是英國廣大人民。
    全民普選極容易出現”暴民政治”,英國這次脱歐公投就正好說明這個現像。

  • 引用 #30 满庭芳 發表於 2019-9-21 11:54 AM

    英國的女王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嗎? 不是。 英國的首相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嗎? 不是。 如果“一人一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9-9-22 12:23 PM
  • #32
  • HK has been an anti-CCP base since handover
    The rebels just want to make it into
    system.

  • 引用 #31 北方北 發表於 2019-9-22 02:00 AM

    回覆 满庭芳 双普选是手段,把香港建为反中基地才是目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北方北發表於 2019-9-22 02:00 AM via mobile
  • #31
  • 回覆 #30 满庭芳


    双普选是手段,把香港建为反中基地才是目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满庭芳發表於 2019-9-21 11:54 AM
  • #30
  • 英國的女王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嗎?
    不是。
    英國的首相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嗎?
    不是。
    如果“一人一票”普選好,英國為什麼不用。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20 10:24 AM
  • #29
  • 分享總編輯時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AIV6daik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hlg發表於 2019-9-19 11:14 PM
  • #28
  • 香港不是烏克蘭,香港是所羅門王審判兩母爭嬰案中的嬰兒,冒充的母親不管嬰兒的死活,有幾大玩幾大(玩死香港,打擊中國就算嬴),親生的母親怕嬰兒死了不能復活(經濟崩潰不能復元),樣樣決定朿手朿腳,奈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8 01:37 PM
  • #27
  • 而家睇番轉頭,將來人地睇番香港轉頭,真係唔知似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pIEX_wE7Rw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8 11:42 AM
  • #26
  • 香港問題的解決:https://www.facebook.com/100024089410204/videos/531024877710488/

  • 引用 #25 吡吡 發表於 2019-9-18 11:41 A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DCJp*****7g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8 11:41 AM
  • #25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DCJp*****7gY

  • 引用 #24 吡吡 發表於 2019-9-18 11:40 AM

    忍耐 等待 美國的香港方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blRSllw1E 香港問題的解決:https://www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8 11:40 AM
  • #24
  • 忍耐 等待

    美國的香港方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blRSllw1E

    香港問題的解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DCJp*****7g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7 11:13 PM via mobile
  • #23
  • 經濟日報,有咁嘅鬥心领导人嗎?冇就幾多個石老師,都等住俾人砌低啦!

  • 引用 #22 吡吡 發表於 2019-9-17 11:11 PM

    看到了吧,這些顯然能戳痛建制派議員的命門。目前,報社設計人員也已經製作好了18區選舉網頁圖片,網頁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7 11:11 PM via mobile
  • #22
  • 看到了吧,這些顯然能戳痛建制派議員的命門。目前,報社設計人員也已經製作好了18區選舉網頁圖片,網頁標題為“2019區選跟建制派[算賬]”,其中,每個選區都設計相應模組,很快網頁就會上線了。

    現在我把這些資訊曝出來了,報社應該會有新的調整。這真的難不倒報社,這麼多年來報社真的是經驗豐富、效率奇高。

    不管怎麼說,報社這麼多年在議員選舉上的手段確實無人能及,香港的民眾也愛看報社的報道,看了也願意信。

    總的來說,這幾年我在報社的確收穫了很多,經歷了很多,承擔了很多……同時,失去的東西也很多。但是不想再展開來講了,就簡單的說這些吧。(來源:有理兒有面微信公眾號)

  • 引用 #21 吡吡 發表於 2019-9-17 11:10 PM

    報社編輯部也正在設計18區選舉的炒作話題,設計師們正在製作相關圖片海報等產品。根據每個區的特點,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7 11:10 PM via mobile
  • #21
  • 報社編輯部也正在設計18區選舉的炒作話題,設計師們正在製作相關圖片海報等產品。根據每個區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了最有力的炒作話題,現在都已出爐:

    中西區:老樹亂砍見死不救;
    灣仔區:強拆排球場變納米禮堂;
    香港仔:天價酒樓醜聞惹民憤;
    東區:建制敗部走後門入局;
    油尖旺:公帑印利是冠絕18區;
    九龍城:建制勾結阻查沙中線;
    觀塘:音樂噴泉無限復活深;
    深水涉:關鍵一席花落誰家;
    黃大仙:建制茅坡授權票玩曬;
    元朗:17億起天橋勢在必行;
    北區:建制引清兵拒減自由行;
    荃灣:道德塔利班禁沙灘比堅尼;
    葵青:建制小花大戰泛民老兵;
    離島:明日大嶼 公投定生死;
    屯門:內地客逼爆 區議會懶理;
    西貢:哪吒(方國珊)左右大局;
    沙田:民主派光復有望;
    大埔:新力軍挑戰鄉勢力。

  • 引用 #20 吡吡 發表於 2019-9-17 11:08 PM

    千萬不要小看報社的實力,黎老闆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至今還是安然無恙,可見他的能量和掌控力。操控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7 11:08 PM via mobile
  • #20
  • 千萬不要小看報社的實力,黎老闆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至今還是安然無恙,可見他的能量和掌控力。操控政治其實是我們比較擅長的。

    比如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報社與戴耀廷配合實施了“雷動計畫”,具體就是先通過互聯網選舉軟體建立選舉群組,把激進派的選民組織起來,發放大量的分析和投票指令,通過互聯網頁推出他們確定要上位的候選人,利用這種方式配票。現在的立法會議員朱凱迪、鄭松泰、羅冠聰、劉小麗、梁頌恒等人,在開始民意調查時大多都是處於末端的,但經過我們操作,依然能讓他們逆襲入選,還能讓某些人成為“票王”。這也很像之前俄羅斯的財團大佬所講的,“只要我高興,我可以讓一只狗成為總統”。

    還有兩個月就要迎來今年的區議會選舉了,報社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文宣”打壓建制派的這些議員,來爭取更多的區議會議員席位。

    我瞭解到的是,報社從採訪組、政治組、編輯組、動新聞組、設計組等各個部門抽調幹將,成立了專門的“核心10人小組”,來製作打壓建制派的報導方案。人員包括了羅總編輯、新聞採訪組的黃主管、政治組許主管、動新聞組劉主管以及三位專案管理、UI/UX設計胡設計師等人。現在小組已經開工,正在製作網頁、海報、炒作話題等。

  • 引用 #19 吡吡 發表於 2019-9-17 11:06 PM

    為何現在我會站出來講一些內幕?個中原因我不便講,也較為複雜。我只能說在大勢之下或者說在龐大的壹傳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9-17 11:06 PM via mobile
  • #19
  • 為何現在我會站出來講一些內幕?個中原因我不便講,也較為複雜。我只能說在大勢之下或者說在龐大的壹傳媒集團裏,我只是個小馬仔而已。所以如果你覺得我所講的內容可信度不高,就當作故事看吧:

    其實報社發展到現在,《蘋果日報》不能稱為傳媒了,更準確的說是“政治文宣工具”。你們所批評的《蘋果日報》煽動對立、污蔑政府和警員等報道,其實都只是很小兒科的部分。報社的目標沒有這麼低級膚淺。報社的目標,一直都是用“第四權力”來操控“第一二三權力”(行政、立法、司法)。

  • 引用 #18 吡吡 發表於 2019-9-17 11:05 PM

    這篇文章是《蘋果日報》一位內部人員向筆者講述的真實的《蘋果日報》,筆者將TA的講述整理為一篇自述。當然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