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3/11/2018

穿越千年:從壁畫看大漠的絲路傳說─敦煌莫高窟

  有個人行行下,見天上金光,似萬個佛像,像得感召般,留下開鑿洞窟。聽了像是天方夜譚,卻是實實在在,這便是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從晚唐到五代,於敦煌最具勢力的張家曹家都是虔誠佛教徒,出錢供僧人開窟造像繪畫。每個石窟,開鑿結構相似,前有甬道,後是洞窟,甬道兩側牆壁有人物繪畫,此時他們的畫像亦出現在壁畫底部,像捐款人立字傳碑。

 

  公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地,見金光萬丈,如見萬佛,便在附近岩壁開鑿了第一個洞窟。之後歷經多個朝代,千多年擴大修建,有洞窟700多個,壁畫幾萬平方米、塑像2,000多尊,是全球現存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標。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多元,有佛像經變文、佛教故事史迹,還有供養人和裝飾圖案等題材,其中更有不少當時日常生活的描述。

 

96號洞窟是莫高窟的標誌,窟內有一30多米高大佛,建於武則天登基年。佛像兩腿下垂呈倚坐,雙目俯視,一手揚一手平,體形圓潤,氣度莊重,看來母儀天下,應是武則天的化身。這情節可在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可看到。

 

  畫風隨時代而變,更見其精華。每個石窟大小不一,既像佛寺,又像博物館。有的雄渾有力,有的瑰麗婉約,呈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從歷史看,敦煌不算中國領土,只在唐、元兩代屬於中國,而唐、元、清的新疆都不受中華文化影響,加上五代以前的畫作多已散失,故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證據,對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甚有價值的圖像。 

 

第61窟中五台山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佛教勝地五台山周邊的山川形勢、城池寺院、亭台樓閣等,堪稱一絕。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先以木頭砌骨架,再用泥土和麥草塑像,後塗色彩。部分洞窟的塑像粗糙拙劣,一看便知道是A貨,果是元清後人重塑。有趣的是,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百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在別人的壁畫上再畫另外一幅,任何人均有興趣想知道後面是甚麼樣子。

 

  聽敦煌研究所的專家說,保護敦煌以不改變為大原則,不還原、不加建,保留原貌。莫高窟開鑿至今,因氣候乾燥,人迹罕至,得以保存。千多年的石窟十分脆弱,洞室面積小,壁畫和雕塑都是泥土、麥草和木頭作,壁畫顏料是礦物質,這些都會隨著時間而慢慢衰亡,現時主要透過數碼技術,將壁畫和文物加以保存。至於現存洞窟,則採取技術穩固泥沙、減少流沙、控制參觀人流等。

 

  敦煌壁畫以飛天見稱,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上敷青綠褚白,色調濃重,線條渾厚,人形挺拔,見西域佛教風。西魏後,底為白,色調雅致,風格灑脫,具中原貌。

 

  隋唐及後是全盛期,現存洞窟300多個,塑像圓塑,造型豐麗,風格更「中原化」,並出現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其中96號洞窟是莫高窟的標誌,窟內有一尊高35.5米彌勒大佛,建造於武則天登基那年,佛像兩腿下垂呈倚坐,雙目俯視,一手揚一手平,體形圓潤,氣度莊重。看來像母儀天下,應是武則天的化身。這情節可在電影《狄仁傑》中見。

 

早年去敦煌做研究的研究人員,遠離城市的喧鬧,以戈壁為家,生活孤寂困苦。他們住寺院,喝鹹水,點油燈,嚴寒酷暑,靠的是青春熱血。敦煌硏究院前院長樊錦詩(右)是其中表表者,被稱為敦煌的女兒,為敦煌貢獻一生,她送書予作者。

 

  從晚唐到五代,於敦煌最具勢力的張家曹家都是虔誠佛教徒,出錢供僧人開窟造像繪畫,此時他們的畫像亦出現在壁畫底部,像捐款人立字傳碑。這時期最典型洞窟是第61窟中《五台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佛教勝地五台山周邊的山川形勢、城池寺院、亭台樓閣等,堪稱一絕。

 

  絲綢之路的興旺成就了敦煌,熙來攘往的人,既有僧侶軍士,更有商人無數。他們遊走千年,把東方的瓷器、茶葉、絲綢運去西方,又把西方的佛經、香料、辣椒帶來東方。可惜時不我與,16世紀中,明朝封閉嘉裕關,沙洲居民被迫內遷,敦煌淪為游牧之地,絲綢之路繁華不再,石窟建造亦戛然而止,千年佛教興盛處,塵封大漠之中。

 

 

 

  誰知道千年以後,一個小小道士無意中發現藏經洞,吸引了文物販子,竊取了敦煌的寶庫。(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

Fall in Fall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