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10:20:22
精神康復路上「愛情故事」 (陳子丰)
社工出身經營生意,往往會被質疑欠缺創業精神和營商經驗。新生精神康復會的行政總裁游秀慧(Sania)同是典型社工專業出身,卻帶領旗下社企與企業「拍拖」,在主流市場突圍而出,誕下讓精神病康復者融入主流社會的成果。
新生會行政總裁Sania於八十年代在港大社工畢業,她本擬主修臨床心理學,但在截止當天的4時59分、「入紙」的最後1分鐘,取回申請表,改修社會工作,希望服務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
血案引領入行
1982年,Sania畢業的一年,發生安安幼稚園血案,主角精神病患者拒絕服藥,與家人爭執後病發,亂刀斬殺母親和妹妹、幼童及途人,造成6死44傷。她申請進入社會福利署工作,由於慘劇發生,同屆同學全被派往精神病診所。她受電視劇《北斗星》所感染,只想成為一位感化官,卻同樣被派至精神科門診,不太情願地開始第一份工作。
當中她最深印象的個案,是家訪重症抑鬱的一名母親,發現三名小朋友獨留劏房中,家徒四壁,枱面上只有罐身已生銹的回鍋肉,小孩以死曱甴為玩具。經了解得知,原來賭徒父親連妻子的身份證也拿去典當,母親無法承受家庭壓力,患上精神病。這讓Sania開始理解到精神病與社會環境環環相扣。
Sania一度放棄繼續在精神病範疇發展,辭職之際,獲患癌症病休期間的上司挽留 :「你畀個機會你認識自己,或者畀康復者改變你。」自此,她繼續留在這個領域,一直至今,已超過30年,至2009年接任新生會行政總裁一職,除專業服務外,亦帶領社企發展。
社工辦社企,一向被質疑缺乏商業知識,但新生會的社企團隊一半來自商界,更有來自財務、零售、企業管治、科技等跨界別的顧問團出謀獻策,並且借助企業的力量,業務迅速擴張,去年培訓超過500名康復者。
有別於一般社企給予大眾土氣、平價、只講意義、不求質素的印象,新生會社企產品不少都能打入主流市場,甚至獲五星級酒店採購,在高級連鎖超級市場上架。除產品具市場競爭力外,零售及餐飲的服務質素高,甚至連顧客也不察覺員工是康復者。
Sania認為,他們能夠突圍而出的最關鍵原因,是一直與商界「親密」互動。社企規模普遍較小,由非牟利機構營運的尤甚,得借助商界的經驗、資源和人脈,方能把業務擴張。
與企業「拍拖」
洲際酒店與新生會已合作8年,一直提供餐飲業方面的營運意見,酒店廚師亦樂意義務培訓社企員工,分享食譜。由康復者經營的新生農場,因應洲際酒店的需求生產冷門有機食材,供旗下日本餐廳所用。
OK便利店則是新生會便利店業務的顧問,指導前線員工業務流程,在買貨入貨方面亦給予寶貴意見。在合作過程中,OK便利店逐步接納康復者為員工,聘請康復者成為常態。
建立與企業深厚關係,需要一段她形容為「拍拖」的過程。最初,企業會懷疑「精神康復?你呢啲咩人嚟?」但當企業接觸過康復者後,多半會釋除所有恐懼。洲際酒店的一位高層,正是經常到甜蜜蜜新生咖啡店用午膳,對康復者的工作態度和能力放心, 由相識到了解,再展開與新生會的「愛情長跑」,每年共同創造年度計劃,令關係歷久常新。
維繫「感情」的關鍵,是彼此認同「重視人」的理念。新生會以社企模式,協助康復者融入社會,發揮所長;洲際酒店倡導「以人為本」精神,關心員工,讓員工培訓康復者實踐價值,又邀請新生會向員工講授精神健康,理念一致,互惠互利。10名康復者更受聘於洲際酒店,成為一分子。
精神健康成商
2010年,新生會重新檢視機構的願景和使命,聚焦促進公眾精神健康目標。有見香港人對健康的渴求,Sania決定從社企方面著手,翌年策動「330」(諧音身心靈)社企系列,重新定位旗下社企,以推廣身心靈健康為品牌核心價值。
新生會夥拍本地設計師,安排參觀屬下社企,理解機構使命,革新品牌形象。「330」並非只是營銷策略,項目之一café 330在營運上也注入了「整全健康」元素,除了主打有機及健康食品,選用含豐富維他命B、D及Omega-3等可以穩定情緒的食材,更兼顧顧客內心的平靜,在咖啡店引入靜觀概念,是全港首間。
Sania解釋,香港人精神健康每況愈下,根據2015年關於港人精神健康的研究,發現平均每7人之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病。「330」系列社企作為公眾教育平台,可謂結合生理和心理健康,推廣更全面的「整全健康」,是一個吸引顧客的獨特賣點,亦實踐了機構「From Recovery to Well-Being」(從復元邁向身心靈健康),全民精神健康的最終理念。
其中有機品牌「正豆」有機豆漿,售價雖然因成本關係比一般樽裝豆漿稍貴,但憑其有機健康賣點,甚至連膠樽也考慮到耐高溫,避免釋放有害物質,建立了品牌知名度,成功打入中高價市場。
營運層面,新生會近年只集中發展零售及餐飲業務,採用垂直整合策略,運用自設農場及工場的優勢,供應原材料,控制原料成本之餘確保食物質素。Sania指出,團隊亦會定期衡量每盤生意是否有社會及商業表現,如果當兩項表現均欠佳,就會忍痛結束項目。
社企最大的敵人,與很多中小企一樣,往往是敵不過加租,所以只好不斷創新,尋找更有商機的經營模式。Sania笑言這是一支「不怕死」的學習團隊,鼓勵下層員工構思新項目,向機構申請資金啟動。
作者為仁人學社市場及項目主任
james.chan@education-for-good.com
轉載自信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