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內地理財產品 不清楚就不要買
上次提到,內地銀行幾乎每隔幾日就有一些理財產品推出,由於我開了一個內地銀行戶口,又有一個內地電話號碼,所以,幾乎從不間斷地收到這些產品資訊。這些理財產品的息率普遍高於定期存款,而當中有些是保本,有些是不保本。
這些高息理財產品,背後其實是一籃子的定息產品或債務,風險高低視乎不同的配搭和比例。保證部分佔多的,會包裝為保本理財產品;保證部分較低的,就會包裝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前者會給付較低的利息,而後者財給付較高的利息。
好了,各位姊妹,以下我的說話會有點驚嚇,請作好心理準備。
是這樣的,如果標明是不保本的理財產品,背後對應的資產其實跟當年雷曼兄弟的「迷你債券」差不多,我相信都是一些質素參差的貸款,主要可能是一些企業債券,部分貸款人甚至不是妳幫襯的那間銀行。
不過,我要補充一點。其實,雷曼兄弟把一些債券工具重新包裝,並且拆細出售,這是行之已久的做法。問題只是,她們沒有清楚說明這些債券本身的風險,甚至有意無意間包裝成風險很低的「債券」。其實,從技術上,這些已屬結構性產品。
好了,瞭解過以上的背景資料後,大家對內地的理財產品或許會有更深的認識,那麼,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應該沾手呢?
我剛才說,雖然標示非保本的理財產品,背後對應的資產應該跟當年的迷債一樣,但我認為,內地銀行出售時也算有良心,因為她是有提示的(迷債是沒有的)。
早前我翻閱過一張銷售單張,就有以下的風險提示:「本理財計劃是高風險投資產品,你的本金可能會因市場變動而蒙受重大損失,你應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謹慎投資。」
看到這樣嚇人的警告字眼,我相信妳一定不會買吧!公平一點來說,我認為,大家要買這類非保本理財產品時,必須要問,或自己查看,到底這些「貸款」是誰借的?他們的信用評級如何?負責包裝和出售這些「貸款」(變成理財產品)的又是誰?是否就是你開戶的銀行等等?如果妳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就不要買了!
一般來說,內地銀行出售的非保本理財產品,年期都比較短,主要是幾個月至一年左右,風險相對「迷你債券」或許較低,但背後的貸款質素如何,我就真的不敢下判語了!
我自己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這些產品。其實,這些產品的年度化回報率也不過是4-6%左右(早前的特殊情況才會再高一點),似乎不足以令我去冒一些不知名的風險!
當然,從分散投資的角度考慮,拿小量人民幣買一些非保本產品當然也無可厚非。但我會傾向找一些保本的產品,雖然大部分利息都只比存款高少許,但勝在安全和安心呢!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