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4
【年輕人愛freestyle】MC Jin及《中國有嘻哈》 小眾勢力崛起
今年6月首播的《中國有嘻哈》是愛奇藝推出中國第一個以Hip Hop為主題的表演選秀節目,投資金額超過2億,在各大平台爭奪激烈的暑期檔期成功突圍,成為今夏最火的網路綜藝,節目邀請到包括MC HotDog和張震嶽、潘瑋柏、MC Jin以及吳亦凡幾組嘉賓擔任「製作人」。
節目上線4小時播放量突破1億,首集播放量2.2億,兩集播放量4.2億次,三集節目累計播放量過6億,在各大社交媒體瘋狂洗版。大家都在討論MC Jin。「diss你有freestyle嗎?」成為新的網路潮語,朋友之間吹水必須押韻,一夜變成了Homie,分分鐘要來場Battle,仲有點奇怪的Lay Back。
其實,這個節目火爆之前,我就有強烈的感覺,Hip Hop一定會火紅起來,Hip Hop與時尚及小眾市場,有很多無形的連接。
身邊的年輕人都有紋身,我認為紋身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預估這個行業有上十億元以上的規模,但現在還沒有甚麼人從事這個行業。紋身是令人著迷甚至上癮的,紋身之後,用戶很會享受這件事,會在社交媒體中交流分享,會沉迷。往往有個第一次紋身之後,就會有第二次,他們覺得邊度不完美,就會去做彌補,就像美容漂白打針整容一樣。
MC Jin歐陽靖說:「Hip Hop文化是一種宣洩。」MC Jin的大紋身「靖」字,也成為網民討論焦點。年輕人很在意用一種與眾不同的宣洩方式,這就是個性化,個人主義,所以紋身、金屬飾品、音樂、服裝、就是獨一無二個性化趨勢的產品,如果捉住這個核心造成一種文化,我認為是大有前途。
紋身這個行業很久就存在,但係比較難當做一個項目去發掘商機,但如果Hip Hop能夠成為一種文化,咁就會衍生好多東西,例如上層有音樂、下層有銀器金器裝飾物、紋身、服装,這樣就會成為一種潮流,一種潮流最終所售賣的不是產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年輕人對社會對生活不滿的情緒。
宏觀地說,也就是消費升級的一部分。
其實很多項目,均來自生活體驗和日常觀察,年輕人喜愛的事物跟住做,一定能夠接地氣,總比坐在辦公室五星級酒店會議室吹水的好。
毋庸置疑,Hip Hop代表小眾,非主流,把小眾音樂定義為小,狹義上是指當下受眾群體不足,可能由於社會環境、價值體系、媒體傳播等種種因素導致此類音樂類型的認知度不高,Hip Hop是屬於小眾的音樂類型和文化,而並非是少有人喜歡。連「農夫」也要上了CCTVB才爆紅。
Spotify、KK Box代表的各大音樂互聯網平台陸續推出本土百大排行榜,對各類音製作人/DJ的扶持力度加大,各式小眾藝人也逐漸被大眾所知。換種角度來看,民歌、電子音樂、搖滾、Hip Hop等所謂的小眾音樂,我更願意形象稱之為「被埋沒的大眾音樂」。主流不濟,在社交年代,更要懂得玩這類小眾市場。
眼觀大眾消費市場,主流音樂人才凋零己是事實,過去20年不是Alan Tam就是阿Sam,三五年來一次草蜢、溫拿,在年輕人看來,小眾音樂是可以盡情釋放荷爾蒙的一種潮流生活方式。
目前來看,小眾音樂市場產業上下游的演出、藝人、推廣版權等較為分散,小眾音樂生態圈相對封閉,經理人公司、製作人、表演藝人歌手、演出場地、運營方等構成了這個不大的圈子,他們有自己的行業規則、自己友的標準、發展通道等等,甚至藐視主流音樂及藝人,對商務邏輯和新媒體粉絲運營有一定抵觸。
若要加快小眾音樂商業化進程,必然需要引入更懂商務邏輯、善於經營的經理人,他們既要擅長管理,學習流程理念,重新梳理藝人定位、宣傳推廣、版權管理、演出規劃等各環節,不打破原有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引導小眾音樂生態圈建立健康機制、面向大眾消費市場。
大牌歌手之所以是主流,每個細節都很職業,有一套合理的排練、試音到演出流程,社交媒体策略,這是小眾音樂藝人必須要學習的,上台跳的再高,Freestyle更利害,現場處理和經驗依然沒人家主流歌手厲害。
我認為,小眾音樂擁有龐大的群眾基礎,包容性強,消費場景豐富。90後新生代崇尚個人化,消費願意張顯標籤,小眾音樂又因其獨特文化內核具備品牌衍生空間,更易接受多元文化,加上消費市場結構變革與新媒體的衝擊下,小眾市場將會加速迎來全面爆發。
其實《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還是十分成功的,更引起各方Rapper以及在中國Hip Hop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當Underground的Rapper也走到檯面上這個節目時,也是證明瞭「中國有嘻哈」。
最近,選手們參與錄製麥當勞最新廣告「我們的嘻哈食光」。「小」眾音樂做出「大」市場,相信當初連投資人愛奇藝也想不到。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