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Text: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李君兒Photo: shutterstock
疫苗不是終點
不經不覺,上月23日已是本港確診首宗新冠肺炎的一周年。由疫情初期坊間期望新冠肺炎或如2003年非典型肺炎般於夏天能消退,到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3月宣布踏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直至2021年的今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數字依然未見有緩和跡象。
幸好,現時國際間有關疫苗發展和報告仍見正面。如美國各省於去年12月底陸續開展疫苗接種計劃後,紐約時報指該國平均每天新確診數字已下跌三成。雖然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速度可說是創歷史,但亦有人擔憂病毒的高度變種能力可能影響疫苗效用。近日不少疫苗研發商如Moderna和Johnson & Joshnson紛紛表示,其開發的疫苗對英國和南非變種病毒株依然呈防護能力。故此對各地政府而言,重中之重依然是如何搜購足夠劑量,於最短時間為最多人口接種。
現時正於全球推行的包括美國藥廠輝瑞-德國生物科技(Pfizer-BioNTech)疫苗、美國藥廠莫德納(Moderna)疫苗、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疫苗、俄羅斯莫斯科加馬列亞研究中心(Gamaleya)疫苗、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疫苗和科興生物(Sinovac)疫苗等。英、美、加、法等國家已於去年12月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而領先全球的以色列至一月底更有近三成人口接種了第一劑。
至於香港,政府計劃於2021年為大部分本港市民提供兩劑新冠疫苗,現時已採購的2250萬劑量足夠供應最少全港兩倍人口。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於1月25日向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的新冠疫苗批出了認可,首批約100萬劑將於2月下旬由德國運抵香港。港府預計完成了必要的質素檢驗程序後,便能盡快啟動全港性疫苗接種計劃。
新常態將是持久戰
只是在疫苗抵達本港前,不少行業受疫情重創已成事實。政府數據顯示本港最新失業率達6.6%,創16年新高。市民普遍亦現「抗疫疲勞」,因不同社交活動而爆發的小型群組不斷。也許大家翹首盼望疫苗能打破僵局,但疫苗真的能令我們「回到過去」嗎?
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能令大部分人口獲得免疫力。更重要的是,當社區中愈來愈少人能成為病毒載體,社區傳播鏈便能更快被截斷,大大減低病毒的傳播率。當確診數字下落後,更多的社交和日常活動便能重回正軌。不過市民需有心理準備, 國際諮詢管理顧問McKinsey預計,注射疫苗非一勞永逸,新冠肺炎大有可能變成地區性流行病。要避免「大流行」死灰復燃,長期配戴口罩、有效的隔離和檢測程序、及時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定期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相信不會於短時間內消失。
基層醫療是社區防疫關鍵
既然要「與病毒共存」,政府在公共衛生政策上更需加強統籌,以助港人及早重拾生活步伐。特別在社區的防疫如能一步到位,將可減低重病率,以紓緩公營醫院的負擔,這正顯示了基層醫療的重要性。短期內,盼望有關當局能穩健並迅速地開展社區疫苗接種計劃,由高危社群開始循序漸進,同時善用不同媒體去加強市民對疫苗的理解和信心;長期政策則牽涉制訂定期疫苗接種的流程、鞏固社區醫社網絡、提升家庭醫生和地區康健中心的角色,持久地為市民提供準確的疫情相關資訊,以及所需的一切支持。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