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0-15

每天自由遊戲 建立健康依附關係

  早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籲家長每天讓子女「自由遊戲」至少一小時,然而有幾多小孩真正做得到?新學年家長除為子女訂下學習目標,也應計劃每天親子遊戲時間,增進彼此感情之餘也令孩子鬆弛紓壓。

 

 

 Stella跟五歲半兒子無時無刻也會一家人遊戲,簡單如吹泡泡,指示對方用身體某部分去碰,已是一個小遊戲。

 

  「不時也聽到家長說,不知道怎跟子女玩,常常重複玩類似遊戲,很悶。」遊戲治療師蔡惠雲(Stella)說。「其實不用複雜道具,已經可以玩很多遊戲,令彼此有更多交流。」更重要的,是建立父母與子女健康的依附關係。

 

發展中腦控情緒

 

孩子躺在床上,請他用腳板托著咕「臣」,爸媽可按其能力增加數量,建立孩子自信心。

 

  不少教學重視開發兒童左右腦潛能,Stella指出,近代科學愈來愈重視研究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和教養的關係:不少研究發現兩者關係密切,而遊戲對兒童中腦發展大有幫助,影響其玩樂、情緒、社交等能力,亦往往最為家長忽視,他們大都重視掌管智能的大腦發展。她補充,若要理性思維發展得好,要先發展控制情緒的中腦,然後才是大腦;中腦發展得好,才可控制情緒,然後影響整個腦部發展,這樣才令兒童成為理性、受控的人。「不過,家長大都跳級,集中發展大腦……舉例說,孩子都明白守規矩,卻仍忍不住發脾氣,事後才知衰,下一回,又再一次由情緒主導……」

 

玩得多性格主動

 

爸媽跟孩子一起玩層層疊「三文治」,正面的身體接觸能釋放「愛的荷爾蒙」(Oxytocin),藉以加強安全感,有減壓作用。

 

  Stella也是以用家身份,跟五歲半的兒子實踐洞悉遊戲真諦,「很多雙職家長,回家後幫子女看完功課已到睡覺時間。不過一天抽半小時玩,都是優質時間。」那半小時不是閱讀字卡,純粹無聊遊戲都可令雙方減壓,「玩半小時稍事休息,更能令孩子做功課專注。」即使上學乘車的時間也可遊戲,不用帶任何目的,「就算幾個月大的嬰兒,簡單一條毛巾蓋着寶寶的臉,又拿走,已經是遊戲。」

 

  依她觀察,從小有足夠遊戲時間的兒童,性格會較主動,對不同事情能自發構思不同可行方法,亦更有創意。「有時候,我會畀孩子空間,由他們決定想做甚麼,有孩子會跟我說:我不知道做甚麼,通常都是媽媽安排;有些孩子聽到可以話事,已急不及待想玩甚麼。長遠來說,自發性及創意對兒童的發展都很重要。」

 

從旁扶持增成功感

 

簡單的拍氣球,盡量令氣球不掉落地下,已可令幼童增加自信心。

 

  父母跟子女遊戲培養正向親子關係,當中互動有四項重要元素:一、彼此有眼神交流,專注在同一事物上;二、家長有主導權,告訴子女可做及不可做甚麼,清晰給予指示;三、身體接觸給予雙方滋養,有種被愛感覺;四、給予適當挑戰。「當家長了解子女的性格、能力,都會嘗試給他們不同挑戰,在做到和做不到之間,若能從旁扶持,會令孩子有成功感,這並不是家長站在一旁看、評分,而是支持。」然而若急於將挑戰元素放入遊戲以提升子女能力,往往令他們抗拒,失去樂趣。

 

Source: SKY POST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親子專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