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11-05

【手痕惹的禍】擠暗瘡?咬手指?「自作疤」的四種NG習慣

  在網上,時常會見到有人將自己自殘行為的照片或片段上載到社交平台,目的是展示自己一些不平衡的心態,或是受害者的角色。這是一種極端的情況。不過,我估計人是天生有一些自虐的傾向。很多人會習慣弄傷自己,而可能只為一時的快感。這絕對不是深奧的事件。請看看以下的例子:

 

1. 擠暗瘡

 

  很多人一見到自己面上長出痘痘,就想盡快清除。塗藥膏並不能夠馬上令痘痘消失。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擠出來。如果,偶爾一、兩粒用這個方面是無可厚非,但是若果是一個習慣,就是有問題。因為隨便去擠痘痘可以造成很多又大又深色的印(醫學上叫發炎後色素沉澱)。這些印可以維持半年至一年才退卻。但是若果在這段時間又長出新的痘痘,結果就變成惡性循環,面上總是一點一點的印。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要戒掉忍不住去擠痘痘的手法。

 

2. 刮傷口

 

  這個動作包括同手指甲、摩擦、用舌頭舔、搣等動作。這個行為會令皮膚受到過度刺激而增加角質層的厚度。在醫學稱為苔癬化。這些部位都是我們雙手容易觸及的地方。苔癬化的反應可是令人誤會是疣、瘡、敏感等皮膚問題。在臨床上,醫生不難在診症時見到病人有以上形容的小動作。所以,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告誡自己要減少自製傷口。另一方面,醫生會視乎情況處方藥物減少苔癬化的情況,這有助減少當事人的心癮。

 

3. 咬手指甲

 

  不少人在不自覺下咬指甲和周邊的皮屑。這種心癮沒有特別的原因,有時是緊張時的一個補償性行為。當事人並不會因為手指甲變短而感到不適或不方便。在第三者的角度,會感到外觀不雅。無論是外觀或衛生問題,都最好盡快戒除。至於哪個方法最好,還是要查找不安的原因,以對症下藥。

 

4. 拔毛

 

  這種行為包括拔除眉毛、頭髮、鼻毛和鬍子等。在別人眼中,這行為除了是奇怪外,還會引申兩個問題:第一,這些位置的毛髮有機會不會再生長,形成永久性的脫髮/毛。第二是,可能會做毛囊發炎(物理性)。在某個程度上,比細菌性感染的更難復原。

 

  正所謂「五十步、笑百步」。當我們在批評有人去做出自殘行為時,以上的幾個例子也是不同程度的自殘行為。當時人除了要正視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外,還要決心從今天改變一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

更多醫美正當時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疤痕 #暗瘡 #醫療美容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