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8-31

【犯罪心理】每一個罪犯背後,都有個不聞不問的父母

  耳邊傳來這一首舊歌:「我信愛,同樣信會失去愛⋯」

 

  他是一個內向的人,比較文靜,但也自有他吸引人之處,身邊不乏女性朋友。不過,他喜歡的卻不是這些鄰家女孩型的OL,而是狂野愛蒲那一族。

 

  他所認識和接近的狂野一族,總是視他為可以差遣的「兵」,還未有安定下來與人長相廝守之意。

 

  一次又一次地以為自己遇上心目中的女神,卻又一次又一次地所託非人,令他深信愛是來去匆匆,令他不斷追求愛,卻又不斷害怕失去愛。

 

  這恐懼失去所愛,漸漸演變成一種仇恨,覺得女神們實際上是吸血魔鬼,覺得這種女子是壞女人,應該懲罰,應該鏟除。這就是他開始視自己為正義代表,要對付這些魔鬼,開始他那午夜襲擊夜歸夜蒲女子的生活。

 

  直到他被捕之後,他的背景故事才浮現。他的父母是一對奉子成婚的年青人,婚後也難以安定下來,仍經常夜蒲愛玩。孩子就在他們那種愛理不理,飄忽不定的生活節奏,和疏忽照顧中長大。

  

  因此,在不知不覺中他也尋找那種飄忽不定的愛侶,戀上那些令他渴求愛卻又不斷令他失望的感覺。在這種愛與失去愛的經歷中,他那潛伏多年的怨恨更深、更表面化;爆發出來,就是對面前的苦主和當年的父母的怨恨和暴力發洩。

 

  不斷愛上不該愛的人,可能是源自追尋那種熟悉的失落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更多心理攻防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犯罪心理 #心理情緒 #親子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