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7/02/2015

《如何獨處》為甚麼讀書的人較不孤獨?

  強納森‧法蘭岑(Johnathan Franzen)是美國中生代小說、散文作家,1959年出生。

 

  1996年,37歲、已經出版過兩本小說的法蘭岑在《哈潑》(Harper'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隨筆,題為《偶然做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表達他對文學現況的惋惜,引起眾多矚目。他的第三部小說《修正》(2001)出版後好評如潮,法蘭岑憑此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及2002年美國普立茲獎提名。2010年8月底出版第四本小說《自由》,登上《時代》(Time)雜誌封面,被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法蘭岑1996年在《哈潑》雜誌的長文,談及電視畫面、網路的「影像」全面攻佔人們接收世界訊息、與社會互動,甚至了解自己的管道,如何令他困惑、憂心。他自己也一度憂鬱地變成癱在電視前的馬鈴薯,第三本小說《修正》因而難產。在那段時間裏,他提不起勁寫作、打不起精神閱讀,注意力被視覺畫面綁架,純文字閱讀不再能引起他的動力。而從小到大,他一直是透過閱讀去瞭解世界與人生,透過閱讀去找回自己的。

 

  失去文字的生活讓人失去與自己對話的能力。沙發上的馬鈴薯不斷接收著過眼雲煙式的資訊,心靈卻益發感覺空虛。在失去讀者身份的痛苦與失去作者身份的痛苦交織下,他恐懼、憤怒,充滿困惑,同時卻知道作為一個暢銷書作家,哀嘆文化已死只是自掘墳墓。最後,他從眾多矛盾掙扎中看到自己的路,也打開讀者思維的迷霧。在新出版的《如何獨處》(How To Be Alone)一書中,法蘭岑寫下他的社會凝視,和揮別憤怒與恐懼的紀錄。

 

  二十世紀以來,24小時發聲的大眾媒體、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逐漸無縫滲透所有人的思考路徑、影響大家的生活選擇,讓大家自動變成「一樣」,社會失去活力,個人失去獨立思考的膽識與力量。

 

學習獨處

 

  被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的法蘭岑提出,在五光十色的大眾文化中,要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就要學會如何獨處。

 

  寫作和閱讀,都要透過「獨處」來完成。在獨處中我們得到安慰、看到幽默、體會自身情感的悲喜流動,想像文字建構出的畫面,思考那些「無用之用、實為大用」的事,沉澱了關於安頓自我、連結群己,甚至看待人生的種種。這些都需要專注,需要獨處。

 

  收在《如何獨處》這本書中的文章,還包括:提到「隱私」都高呼捍衛的多數人,是否真的分得清何者為侵犯、何者是假捍衛之名而進行的侵犯呢?聯邦監獄」,究竟是對罪犯的囚禁,還是政治魔爪的延伸?為推廣文化商品而做的宣傳,我們可曾看到它實際上背離文化的一面?法蘭岑還談到他與失智父親之間,想靠近卻不能靠近,想割離又不能割離的複雜心情。

 

閱讀者死亡、視聽者誕生?

 

  十四篇文章,讓我們看到一位社會小說家、一個知識份子不輕易隨俗、不斷自我詰問,經歷掙扎與成長,揮別憂鬱恐懼,臻至溫暖的過程。

 

  有些人擁抱時代,有些人對抗時代。而每個時代,都需要這兩種人。《如何獨處》一書的美國作家法蘭岑是後者。2010年他被《時代》雜誌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但即便自己的作品在當代獲得高評價且暢銷,法蘭岑依然無法忍受新科技和大眾媒體所帶來的影響,不時批評且憂慮真實和誠實的聲音將會因此逐漸消失。

 

  他認為,網路科技帶來的不是烏托邦,反而是和資本主義不斷匯集力量,讓美國社會深陷科技消費主義的夢境中。

 

  法蘭岑尤其討厭推特(Twitter)這類社群媒體,因為一百四十個字不足以呈現任何事實或有效的論辯。至於Facebook,在他看來,使用者多數像是在自導自演一部電影,用來邀請他人觀看自我陶醉的鏡子,用滑鼠輕輕一點,以便確認自己的優越性。

 

  在喧囂的大眾文化中,《如何獨處》像是法蘭岑反思一個人、一個讀者、一個作家,如何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如何安於孤獨、如何從憤怒到平靜的過程。

 

  法蘭岑在書中評論:「對我父親來說,《時代》雜誌是最高文化權威。……這本曾兩度用紅框圍住詹姆斯.喬伊斯臉孔的雜誌,已將封面奉獻給史蒂芬.金……,美元已成為衡量文化權威的標準。而像《時代》這類不久前仍有志塑造全民喜好的雜誌,現在反過來以反映全民喜好為己任。」

 

  法蘭岑如何解讀這個彷若「閱讀者死亡、視聽者誕生」的時代?

 

拒絕對科技上癮

 

  在一次專訪中,被問到透過文字了解自己與了解世界,跟透過影像,有甚麼不同?

 

  法蘭岑說:閱讀當然不是唯一了解世界的方法,我也不在意其他人如何過日子。但當你在讀小說時,其實反而並不孤獨。因為雖然「書」的寫作與閱讀,都是在一種單獨的情況下完成,但奇特的是,當我閱讀一本小說時,我卻能感受到和作者、其他讀者、以及自己的交流。

 

  對現代人而言,影像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樣的文本,人們寧可選擇看電影多於看書。但其實電影和電視劇,都是來自小說的繁衍。一個「讀者」和一個「觀眾」,兩者間的區別在於,讀者的想像力與連結度是比較活躍的,閱讀的體驗也是比較親密且個人化的:每個讀者對角色和場景的想像,是以每個人獨有的方式產生,情節與場景發生在讀者的腦袋裏,而不是在一個外在的螢幕上。

 

  智慧型手機的行動裝置和社群媒體是會令人上癮的。人們因此持續增加「用量」,直到連和朋友面對面坐在餐廳裏都無法不低頭使用手機,他們已經對那個「刺激」上癮而戒不掉了。但自古以來總是有某些人是拒絕被奴役的。他希望,未來還是有人會拒絕被他們的行動裝置所奴役。

 

  法蘭岑說他希望在《如何獨處》這本書中告訴大家,為甚麼一個讀書的人會比一個總是在上網、或看爛節目的人較不孤獨。當我們看書的時候,那種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形成的歸屬感是很深的。而這種歸屬感在充滿膚淺電子連結的現代社會裏,反而很容易失去。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如何獨處》

作者:強納森‧法蘭岑

由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