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2017

畫商熱衷隱瞞價格

  在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商業要講求互相分享,著重操作透明。特別是價格,不該有所隱瞞。

 

  畫廊行業熱衷隱瞞價格。免落俗套是表面理由,覺得高尚的藝術品若沾上了些微銅臭,是對藝術家的侮辱,因為藝術品是無價,現在是純粹為了交易,才迫不得已標上價格。

 

  隱瞞價格,就是希望將價格浮動,對不同的收藏家開出不同價格。因為私人洽售是不會對外公開成交價格,結果往往造成同系列藝術作品,有著大差異的價格。

 

  畫廊商人當然知道,將藝術品換去另一個名詞,例如衣服、手錶,或者物業,他擔當的角色也不過是售貨員。當售貨員,就要誠實,不以隱瞞藝術品價格以圖利。

 

  從事畫廊商業生態的人,都有一股發自內心的清高,覺得所做的事高人一等。說到骨子裏也不過是售貨員,販售的東西,也未必是只應天上有的無價藝術珍品。

 

  這種幻想,應該戳破。藝術家應該高尚,收藏家應有情操,畫廊商人則要有品味格調,但畫廊商人不該用藝術二字,當做冠冕堂皇的掩眼法,將自己隱瞞價格而圖利的行為質素提升。

 

較具透明度的拍賣行藝術品成交價格,成了該藝術家作品的市場指標 。

 

即使你想向畫廊詢價,畫廊亦可以選擇保持秘密。價格明明是交易最重要的一環,但卻成了禁忌辭令。

 

  記得家人傳說舊時去買東西,看中心儀,主動問價,對方往往劈頭一句:「你覺得這東西值何價?」然後是漫長拉鋸,互相猜測對方底價。買方怕開了高價,賣方則在買方開價後再提價,等買方再議價還價。有時展覽中剛好兩位買家出價,更會用布蓋手,讓買家互出暗價,價高者得。

 

  當然這種方式已非常少見,因為資訊發達,隨便用電話一查,就知約莫估價。若畫廊敢開高價,應該是置商譽名聲於不顧。

 

  既然交易資訊趨向流通,則不如主動擁抱流通,劃一售價價格,不見人出人價,見鬼出鬼價。

 

  誠實地告知價格的方法很多,可以婉約含蓄而不落下乘,這就考畫廊的修養格調了,但我懷疑有幾多人做得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

Jazz Up Your New Year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藝評 #畫 #拍賣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