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9/01/2021

薪高糧準vs痛苦難當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曾智華

    曾智華

    曾智華,資深傳媒全面手。退休前為香港電台節目創作總監。八十年代開始獲選最受歡迎節目主持,直至2014年退休為止。隨即「轉跑道」,專攻慈善活動及變身KOL 。目前每天溜覽其Fan Page 「Luke Sir 曾智華」者,數以十萬計。近年著作包括《快樂退休》及《有盈退休》。


    快樂退休

    每周更新

Photo: 圖片由作者提供

  退休之後,經常在不同社交場合遇上各式人等,或開玩笑,或認真帶妒忌語氣嘲諷:「碌sir,你就好啦,印印腳食長糧,呢世無憂!」

 

  本來,最理性的標準答案為:一、所謂長糧,其實是工作時每月扣起部份薪金以作延後發放。今天的公務員,沒長俸,因月月先收齊全數。長糧絕非福利!二、打政府工,不似外間,有機會短時間飛黃騰達,有花紅、雙糧、股份分派。做生意,更有機會發達。經濟好時,公務員絕不會享受到任何「紅利」!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咁啦,冇乜值得羨慕!

 

公務員工作安穩,但呆滯刻板,永遠不可望發達。

今時今日做公務員,尤其退休能享長俸的,必須感恩。

 

  以上兩點講道理的答案,我有冇試過宣諸於口呢?一次都冇!次次皆只雙手合十:「感恩感恩,感謝各位納稅人的善待!」

 

  今日諗起此話題,因為,愈來愈覺得今天的大群頂級官員,表現上,已冇咗以前政府對公務員的要求——做個公僕(Civil Servant)。用中國講法,就是——為人民服務。

 

「公僕」這概念,香港官場已經日益淡出,惟新加坡政府仍非常強調。

 

  事實,一字排開的政府高官,全部幾百萬年薪,絕對薪高糧準。兼且,有官邸或房屋津貼,有司機,有秘書,有寬敞辦公室,有豐厚福利。最重要,完全無懼失業。在這「鐵的一般」生活保障下,久而久之,就會失卻對民生、民意、民情的掌握,因為完全感受不到市民大眾所感受的。漸漸,進一步忘記了做父母官最重要的同理心。

 

特區高官,位位年薪數百萬,司機、秘書、官邸或房津有齊。久而久之,自然「離地」,不解民間疾苦。

 

  過去一年,市民感受到水深火熱的煎熬,當然會發出哀鳴或埋怨甚至謾罵發洩。此時,高官應該如何面對?內心,可以百分百理性及「科學化」,但眼神及身體語言,則必須流露出「我與你站在一起」的感性。對不幸者,應加以安慰。大忌是,露出高高在上凌厲眼神,甚或作出冷笑,報以一個——你哋知乜吖?的表情。

 

  小弟有感而發,因近日百業重創,所有做生意的朋友,皆叫苦連天,簡直嗌救命!高高在上的政府一個官僚指令,立即人人要關門,完全冇收入,但卻要日日交租,交水電保險,俾人工強積金……

 

  飲食、零售、旅遊、運輸、美容、健身……全部跪低,紛紛微弱地哀鳴:「各位高官,可否俾條生路行吓,我哋絕對願意做足安全措施,完全願意遵守限聚令。可否俾個機會復業?否則,一個斷氣連鎖慘況很快出現……」

 

今天香港,失業率飛升,執笠舖處處,政府能做甚麼、會做甚麼,一定要給市民知悉,不可只佛系地見步行步。

 

  不能講出口是:「你班由我們供養的薪高糧準高官,可知市民大眾痛苦難當?究竟可否有丁點同理心呢?」

 

高官與政治人物,要得到大眾支持,必須時刻有同理心,真正做到「與民同行、同呼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6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吡吡發表於 2021-1-25 10:26 AM via mobile
  • #7
  • 港台日日至少廿幾個食飽無休米员工,终日喺經濟通幫活力先生托炮!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21-1-23 03:45 PM via mobile
  • #6
  • 啲老细真系好惨架冇生意做,林鄭由得啲打工仔继续開工去密密幫襯啦,病唔死得幾多人啫,老细遥控斑打工仔開工咪安全囉,港台斑退休長者等住去食七兼俾貼士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21-1-23 03:30 PM via mobile
  • #5
  • 根本香港政府如果學足佢老美前任縂统咁,由始至终俾條生路啲各路老细開門大吉一路食住條水到今日,香港又點会有今日咁惨淡連英国绅士都唔准來港探親得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K0915發表於 2021-1-23 09:34 AM
  • #4
  • Hi

    Everyone can compliant HK government but not you, you should be shame of what you have done. You came from RTHK, up to now, still the most stupid and poor department in HK, please shut up you mouth.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21-1-19 11:13 AM via mobile
  • #3
  • 根本正常黎講,香港政府只要今年每個公務员加薪百分之三百,等佢地袋多啲,假期又放多啲,香港各行各業自自然然靠佢地消费多啲,個市自然好架啦,香港仲使鬼靠大陸人消费咩,不過就真系辛苦咗啲公務员嘞要佢吔捱義氣疫情放假落街使錢咁辛苦!有咁肯痛苦難當捱義氣嘅薪高糧凖公務员,香港各行各業做到隻J咁嘅樣嘅普通市民真系做死都抵啦一於!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若干年後發表於 2021-1-19 10:37 AM
  • #2
  • 碌SIR,說易行難。你當年做公務員年代,社會氣氛不似現在。你說你的朋友要發出哀鳴求救,但過去一年,社會普遍的氣氛如何?有目共睹。簡單一個禁晚市堂食,都被妖魔化成堅離地及反智的安排。禁晚市只為減低社交接觸的機會,卻被大眾偷換概念,演譯成:"高官反智地認為病毒只會夜間才出沒"....諸如此類的例子多的是。如果大家一早願意接受短痛,有需要承受今日的長痛嗎?

    我一位任教現政治及公共行政的朋友曾跟我說過:跟學生討論時事,他們第一個回應就是:政府的責任。現時的香港,動不動就將責任歸究於政府,而沒有再思考再討論的空間。你文章內敍述,你做生意的朋友表示願意配合限聚令云云。如果大家一早願意多走一步,不是揶揄政府,謾罵安排...我想,香港不會有第四波疫情 (第四波疫情的引爆點正正是跳舞群組:涉事的正正是餐飲及健身娛樂事業)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