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4/10/2022

真理可否靠事實檢驗?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很多人都應有此經驗,在他們所遇過的人當中,或是在網上,有些人雖然口頭上認同「事實勝於雄辯」,但實際上,在無可質疑的證據面前,大多數人恐怕不是放棄一些被推翻掉的錯誤成見,而是繼續堅持,甚至頗為憤怒。

 

  原來此現象絕非港人獨有,可能還是人性的一部分。近年來,國際社會科學界對此作了數以千計的實驗,大都推翻了這假說︰「當你的信念受到事實挑戰時,你會改變你的看法,並把新的資訊融入你的想法中。」但卻支持這假說︰「當你最深的信念與證據相矛盾時,你原本的信念會更強烈。」

 

  這可是小事大事都不妙。我有位小學與中學同學麥錦雄,很熱心搞舊同學的聯誼活動,他從實踐中得到一句很值得深思的名言︰「真理絕非愈辯愈明。」為何對人性的認知有此悲觀的看法?蓋因他發現,就算一方能提出大量事實作根據,持相反理念的另一方也絕不會接受。既然如此,還是友誼萬歲,不爭論尖銳問題為上。

 

 

多數人不會改正錯誤信念

 

  上述只是有普遍性的小事,我們這一輩人,大都懂得在社交場合中避談政治不談宗教。但信念並不一定有事實作基礎,對政治制度的成敗卻大有影響。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杰弗遜在1789年說過︰「當人民都掌握充分資訊時,他們當有資格建立自己的政府。」換言之,當人民並非無知時,西方的民主制度可行。近年的大量研究卻指明,在事實面前,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都不見得會改變自己錯誤的信念,既然如此,怎可保證選出來的總統不是個壞蛋?

 

  更有甚者,上面提到的大量研究中,發現人民對某些信念的強烈執著,並非源自他們對相關問題有深入認識。這樣便慘情了,政治的活躍參與者,雖事事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但原來大有可能是無知之輩。此等情節,3年前港人早已領教過。有些人信口雌黃,繪影繪聲,聲淚俱下,連大學校長也甘心受騙,卻原來全無事實依據。香港的輿論也並非全無反擊,但這又墮入另一種現象︰「適得其反效應」(Backfire Effect),提出事實者會使到對方十分不舒服,因為這會造成他們認知失調,其自我保護機制會促使這些人作出與事實無關的人身攻擊,攻擊愈厲害愈反映攻擊者的不安。也有研究者用抗生素作比喻,用藥力不足的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還會產生抗藥性,對病情不利,用事實去推翻錯誤的信念,起到的效果只是讓某些人以後更不願意認識事實,繼續把頭埋在沙中。

 

  千萬不要以為上述論斷只是憑空臆測。在生活中或國際大環境中,在在可見事實改變不了信念的例子。篇幅所限,只舉幾例。

 

  近20年前,美國國務卿用一小瓶粉末作「證據」,說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必須揮軍攻入伊拉克摧毀這些武器。事後美國完全找不到這些武器,連痕迹也沒有,但不要以為支持侵略的人便甘心接受道德審判,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些人今天還在死撑,更強烈相信伊拉克確曾有這些武器。

 

反疫苗者拒接納科學證據

 

  新冠肆虐,但不肯打針的大有人在,以致香港近3成80歲以上的長者一針也未打,處於險境。其實反疫苗並非香港獨有,外國的研究顯示,她們的反疫苗者(並非只反新冠疫苗,一切俱反)對科學證據毫不理會,證據愈多,他們只會更認為這是藥物公司在背後指揮。

 

  中國近43年實質GDP上升了43倍,但一向以來,每年都有人說中國經濟在當年便要崩潰。此等「預言」以在美國的反華律師章家敦為代表,奇便奇在他的「預言」次次都被事實推翻後,他還敢再作預測,希望終有一次是對的,更奇的是,還有人相信,足見事實有時並非止謠良藥。

 

  南京大屠殺的人證物證多不勝數,但日本否認有此罪行發生過的,大有人在。

 

  3年前831事件今天還有人相信,今年的8月31日,還有人到太子港鐵站拜祭「亡靈」。港鐵錄影中找不到證據,「死者」眾多,但竟沒有家屬或朋友苦主,聽說也有人「復陽」了,但今天對831深信不疑的人不少,有無此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若此事沒有發生過,那麼當日的激情怒氣,豈不顯得可笑?這如何可接受?

 

  世上的末日邪教不少,曾有邪教預言1954年12月21日為世界末日。據研究者發現,預言落空後,這批信徒更堅持信念。

 

  物理學一代宗師普朗克(Max Planck)曾說︰「科學真理的勝利並非靠說服反對者,使他們看到真理之光,而是靠反對者都死乾死淨。」我常說,大學教育只要能使學生習慣用邏輯推論及用科學方法搜集證據,那麼就算學生其他的學不到,大學教育也算成功。看來這不容易。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24

你可能感興趣

沒有相關資料。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Greyting發表於 2022-10-20 10:21 PM
  • #25
  • 白痴,散播谣言,假消息,是老妖婦Greatchampanzee自由發言Bark-but-not-bike,和牠連專利是什麼都不知的醜態

  • 引用 #24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22-10-20 09:50 PM

    白痴,散播谣言,假消息,是老妖婦Amina自由發言Don’t be stupid english後,自家的專利了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22-10-20 09:50 PM
  • #24
  • 白痴,散播谣言,假消息,是老妖婦Amina自由發言Don’t be stupid english後,自家的專利了

  • 引用 #23 WinterS 發表於 2022-10-20 04:54 PM

    白痴,散播谣言,假消息,是你主子禁人家自由發言後,自家的專利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interS發表於 2022-10-20 04:54 PM
  • #23
  • 白痴,散播谣言,假消息,是你主子禁人家自由發言後,自家的專利了

  • 引用 #22 盟主牌 發表於 2022-10-20 10:13 AM

    白癡 散播谣言,假消息 難道也説是言論自由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盟主牌發表於 2022-10-20 10:13 AM via mobile
  • #22
  • 白癡
    散播谣言,假消息
    難道也説是言論自由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imOneN發表於 2022-10-19 05:33 PM
  • #21
  • 痴線,開放社會,各人持不同意見,共狗不要再做污染香港人的思想的文宣了

  • 引用 #20 潛龍 發表於 2022-10-19 01:58 PM

    香港內部被分裂思想污染令人擔憂,但問題不只這樣。美國可以同時利用互聯網平台改變其他國家人民對香港及中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22-10-19 01:58 PM
  • #20
  • 香港內部被分裂思想污染令人擔憂,但問題不只這樣。美國可以同時利用互聯網平台改變其他國家人民對香港及中國的觀感,令到來港投資減少,來港旅遊減少,和港股的市值被低估等不利影響。情況就好像學校裹的欺凌行為,香港處處受壓。互聯網這種武器厲害之處在於可以影響全世界所有人的思想和行為,小則操控金融市場,大則叫一個國家的人民破壞自己家園走向亡國。那麼我們就要與黑勢力埋堆嗎?當然不是,馬仔只不過是黑社會大佬的工具,就等著被犧牲,現在的美國「盟友」歐洲就是一個好例子。如果將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看成中國的呼吸系統,受外來(細菌和病毒)侵襲是很自然的事,須要中國大陸不斷提供抗體及養份。中國看重香港,不單因為香港是中國與外交換資源(金融,人才和科技等)的地方,也是與外鬥爭的戰場。緊記「香港的功能是交換,底線是國家安全」。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Orchids發表於 2022-10-18 06:29 AM
  • #19
  • Don’t be stupid English 笑死文盲Greatchampanzee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22-10-17 09:51 PM
  • #18
  • Don’t be stupid English 笑死我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zrtoD發表於 2022-10-16 10:02 PM
  • #17
  • 共狗要封香港的互聯網,有冇想過你主子無杈決定誰看乜,好似你那由你主子主使的的廢論,咪一樣可以自由發表!為什麼互聯網只是美國的?

  • 引用 #16 潛龍 發表於 2022-10-16 01:35 PM

    我們說服別人,對他來說是一次經歷,對他的神經網絡來說是一次數據餵養。他在互聯網看一段視頻,對他的神經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22-10-16 01:35 PM
  • #16
  • 我們說服別人,對他來說是一次經歷,對他的神經網絡來說是一次數據餵養。他在互聯網看一段視頻,對他的神經網絡來說也是一次數據餵養。如果我們所說的與視頻所說的意見相反,在他的神經網絡裏結果可能互相抵消。例如,我們說中國有前途,但視頻說中國的興起是短暫的因為獨裁統治。互聯網是美國產物,美國平台佔世界大半江山,這些平台所用的算法都是你以往喜歡看什麼它嘗試推薦更多類似的東西給你看但間中會推薦些它想你看的東西給你。如果你不自覺地由它引導,你會永遠只看到它想你看的東西。大多了數國家都不容許外國公民或公司在自己國家辦報,開電台和開電視台,就算容許也會諸多限制,因為所制作的內容可能對本國不利。但是,互聯網平台這種新東西它可能並不自己制作內容,它只是轉載他人的內容,不過它可以控制我們能看到什麼不看到什麼的機會和次數。美國以中國為敵,香港是屬於中國的,但香港又容許美國的互聯網平台廣范使用,以致香港人不斷地被餵養不利於香港的數據。所以管治香港是非常困難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rysan發表於 2022-10-15 08:49 PM
  • #15
  • Neutrons and synapses 這家子嘢,好似初中就讀過!zzzzzz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ambooshum發表於 2022-10-15 03:54 PM
  • #14
  • Don’t be stupid. Copying scientific materials does not make you an expert

  • 引用 #7 潛龍 發表於 2022-10-14 04:27 PM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動物進化出大腦這東西來應對。大腦用神經網絡的結構來承載我們的「信心結構」。神經網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ambooshum發表於 2022-10-15 03:48 PM
  • #13
  • Don’t be stupid. 一千個講股佬,一千個無料到,公司真正的情況,和黑幕一般!有誰令想到你主子會如此打壓阿里巴巴!

  • 引用 #8 潛龍 發表於 2022-10-14 04:29 PM

    用一個簡化的例子。在決定買一集股票前,我們會參考很多意見:親戚朋友的介紹,證券行和分析員的分析,自己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ambooshum發表於 2022-10-15 03:45 PM
  • #12
  • Don’t be stupid. 香港之前的反抗暴政,是背水一戰,沒想過誰會出兵!要年青人不關心政治,醉生夢死,你真幼稚到發夢!

  • 引用 #9 潛龍 發表於 2022-10-14 06:34 PM

    我們的神經網絡須要用數據(人生經驗)來餵養,令其越來越細緻精準。不過有些經驗是反差很大,甚至互相矛盾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zrtoD發表於 2022-10-15 03:42 PM
  • #11
  • Don’t be stupid. 人的信念是難改的!

  • 引用 #10 潛龍 發表於 2022-10-15 01:16 PM

    要改變別人信念,方法也很重要。我們要知道人是「感情動物」。大腦通過神經網絡做決定時電訊號的比重起著關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22-10-15 01:16 PM
  • #10
  • 要改變別人信念,方法也很重要。我們要知道人是「感情動物」。大腦通過神經網絡做決定時電訊號的比重起著關鍵作用。比重的數值是些實數(例如,0.122365)。做一個決定可能會用到數以萬計這樣的數值來「計算」。我們很容易想到人是用「感情」來思考的,一個數值由0.122365改成0.122366對計算結果可能產生很微妙的作用,就好像在喜歡(1)與不喜歡(0)之間我們可以選取任何數值。邏輯思考所用的數值不是True(1)就是False(0)。所以在大腦裏邏輯只是衍生物。有人說用講故事形式去說服人,講道理作用不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22-10-14 06:34 PM
  • #9
  • 我們的神經網絡須要用數據(人生經驗)來餵養,令其越來越細緻精準。不過有些經驗是反差很大,甚至互相矛盾。為了防止新的經驗會一下子推翻以往的認知,維持神經網絡系統的穩定,新經驗在影響軸突強度的時候會乘以一個小於一(例如0.1)的系數。這樣的安排令到最初的經驗影響力更大,後來的經驗影響力越來越細,其合理性基於我們相信如果這經驗對比重影響的方向是正確的話,大多數跟著下來的經驗對比重的影響方向都會相同。人們說年幼的經歷影響人的一生,初戀刻骨銘心,就是這個原因。這也可以解釋顏色革命要找學生。一個學生初學幾個民主、自由的形容詞,人生經歷不足,不知人心狡詐。香港顏色革命前,支持者們肯定美國會出兵協助嗎?美國不出兵,革命會成功嗎?支持者們沒有吸收西藏顏色革命和新疆顏色革命的教訓。就算事前美國說會出兵,這就代表美國真的會出兵嗎?人生經驗足夠的話,我們會知道講和做是兩回事。結果是帶來一兩年社會混亂和長期社會撕裂,這正正是美國的真正目的。再退一萬步,美國真的會出兵,支持者們又有沒有吸取北非和中東顏色革命的教訓?我只能說政治太複雜了,不適合年青人深度參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22-10-14 04:29 PM
  • #8
  • 用一個簡化的例子。在決定買一集股票前,我們會參考很多意見:親戚朋友的介紹,證券行和分析員的分析,自己對大市和這股票的各樣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意見中,有說好的,有說壞的。初學的時候,可能聽了朋友的介紹就下注。經過多輪賺蝕之後,我們心裏會對各人的意見和各種的分析打個比重。隨著經驗越來越豐富,意見會來自更多方面,分析會更全面,而它們的比重也會更細致。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22-10-14 04:27 PM
  • #7
  •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動物進化出大腦這東西來應對。大腦用神經網絡的結構來承載我們的「信心結構」。神經網絡是由數以億計神經元(神經細胞)連結組成。一個神經元有很多(由幾個到幾千)樹突,用來接收來自其他神經元的訊號。訊號在神經元內部以電的形式傳遞。這些電訊號加起來,如果電位高於觸動電位,一個新的電訊號便會產生,經由軸突末端的突觸傳給對下的神經元,這個過程就好似一個神經元的內部投票來做出神經元自己的決定。訊號經神經網絡傳遞下去最終形成動物的一個決定或行動。動物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會給這動物的決定或行動做出反饋認定其對錯好壞,這些反饋會經神經網絡改變之前做過投票的神經元的軸突強度,因而影響這些神經元下次投票時的比重。這些比重反映我們對各種事物的「信心」,大腦內神經網絡結構加上當下的比重數值,就我們此刻的「信心結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athan3發表於 2022-10-14 04:14 PM
  • #6
  • 六四就唔使prove 都知道政府用垣克機槍殺人民!雷毛咪一樣幫主子否認!說大話的政府許多,咁明目張膽的只有雷毛主子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