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8/08/2017

林子健驚奇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林子健事件不過幾天時間,便由一高度敏感的政治炸彈迅即變為坊間的笑談,使人感到港人真幸福,在本應嚴肅的政治舞台中也可天天看到新笑料。其實此種發展早已有先兆可尋,上周五的記者招待會後不久,記者追訪警務處處長盧偉聰,電視上見到這位處長先生滿眼都是笑意,卻要苦苦克制著不笑出來,真替他感到辛苦。

 

 

林子健早前在記者會展示傷勢。(資料圖片)

 

  千萬不要怪責一哥涼薄,看到別人中釘便開心。他得掌此位,刑事偵輯經驗與看透騙徒的能力一定比常人豐富,我相信他根本便不相信林之所言,但基於責任卻不能不公事公辦也。而事實上,林子健的供詞似乎違反常識,沒證沒據便說強力部門要整他這一名不經傳之人,替他落釘後又好心替他穿好褲棄之於西貢海灘,他受驚嚇之後滿身汗污坐的士到馬鞍山,第一時間不是報警而竟去吃兩個魚柳包,回家後急著沐浴,述說被擄地點時又前言不對後語,你叫市民如何能相信他?後來警方與傳媒分別取得的天眼錄影更證明了大眾的懷疑,他安全離開旺角,沒有強力部門的任何跡象。據說在西貢的天眼亦見到他行動如常。

 

疑未將事實和盤托出

 

  現時有些事仍需警方替我們查清楚,最重要的部分是他晚上在西貢究竟幹過些甚麼,但恐怕要他合作重組案情料應不會太順利。最核心的事實我們已可確定;他似乎並未將事實和盤托出!據已知的資料,我相信事實只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整件事或是他自編自導自殘,以為可一夜成名。泛民中人雖有人信任他,但我看到網上所載,他六年前帶領一批不知所謂的憤青,以「癱瘓地產霸權一小時」為名,到百佳假扮購物,實則故意阻礙其他購物者排隊付款,他的同夥還高呼見到排隊的中產這麼辛苦真感開心。物以類聚,我對他是否不會玩嘢,絕無信心。第二,他是被人所釘,但這(些)人的身份,懷疑他要刻意隱瞞,害怕警方查出來,否則他為何涉嫌欺騙警方,涉嫌訛稱在旺角被人擄走,並且把所謂擄人的時間地點都要弄錯。這些施釘者料不會是強力部門中人。

 

  既然他已在記者會指控強力部門,當然不用千方百計靠說謊去替他們隱藏身份。他是否得罪了黑社會,只有他才能解答。第三,他心理有問題。有朋友傳來某人的專業判斷,懷疑他患上「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undrome)。我不懂精神病學,只能求助於「維基」,此症候群有可能使人有自殘傾向,還會虛構一些冒險故事並樂在其中,不辨真假。是否如此,精神病學家的判斷才是重要的。

 

偏見阻擾政客認知

 

  我不知道哪一種可能性較高,但既然事實已似乎排除了他沒有說謊的可能性,我看便只剩下這三種可能了。

 

  但真正使人嘖嘖稱奇的卻是泛民中人的反應。事已至此,有些泛民急忙潛水是情理中事,但竟仍有些人宣稱仍信他。究竟這些人是白癡還是他們希望別人都是白癡?我時常對人說,一個學生就算在大學中學不到甚麼東西,只要他學懂並堅持論證時講求證據及邏輯,有了科學精神,他的大學便沒有白唸。但香港的政客連這點要求也辦不到,豈不使人悲哀?

 

  人的認知應來自過去及今天的經驗,但如何將經驗變為正確的認知卻需要我們擺脫偏見,只跟從證據與邏輯。在林子健事件中對政客的認知構成障礙的正是政客的偏見,否則路人皆見的道理他們為甚麼總是看不到?但也許有些人特別喜歡陰謀論,對「一地兩檢」有情意結,在杯弓蛇影的心態下,才會一葉障目,盲撑林子健。他們也應自我檢查一下,在判斷內地政策時,過去是否也曾因偏見而忽視了事實。林子健涉嫌誣告強力部門的事件,很適合他們思考。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強免疫‧抗病毒】3大健康法寶低至$88 (徇眾要求 優惠期延長至25年2月21日)►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2

你可能感興趣

沒有相關資料。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吡吡發表於 2017-8-19 10:41 AM via mobile
  • #3
  • 林子健警奇我估佢冇,經期就有唔少,整色整水呢樣嗰樣,為泛大家帶给多唔方便呢你話,必然係痛經不得休啦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7-8-19 09:29 AM
  • #2
  • 一個學生就算在大學中學不到甚麼東西,只要他學懂並堅持論證時講求證據及邏輯,有了科學精神,他的大學便沒有白唸。

    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但香港人卻將教育當作是搵錢的途徑,這全是人的問題;故無論教育政策如何改,基本上是解決不到問題的,如TSA,問題是在於學校要贏,家長要贏,甚至每一個學生也都想贏;冇人想失敗的,我明白;但若真要幫助學生減低讀書的壓力,大家便應將自己「要贏的心態」克制一點,將教育學習的真正意義放回學校生活中,那才是真正幫助你們的學生、你們的兒女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