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4 12:45:04
跨代貧窮的成因(劉嘉欣)
香港是一個繁華的都市,它有著一棟棟高聳的摩天大樓,日夜川流不息的車潮,而世界銀行的調查更顯示2014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高達4萬美元(約31萬港元),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富裕的地方。但繁華背後,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亦非常嚴重。根據香港扶貧委員會的公布, 2013年香港的貧窮人口為97萬,佔整體人口的14.5%,亦即是每7個人裏便有一個是窮人。
其中一個貧富懸殊的成因是跨代貧窮。跨代貧窮的定義爲「子女因父母的社會/經濟條件惡劣而造成的貧窮問題」。 英國記錄片《人生七年》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部記錄片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跟拍,每7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到最近的56歲。富有的孩子在7歲的時候已經在看《金融時報》,並預期自己在劍橋大學讀書;中產階層的孩子則有著各自的夢想,比如說太空人;工人階級孩子的願望則是不會被打,見到爸爸等等。
這部影片彷彿印證了中國的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在長大以後,富有的孩子按照本來計劃考上了牛律大學,繼而成爲律師,過著優渥的生活;中產階層的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成為公務員、教師,過著安穩的生活;最後,工人階級孩子的工作主要是勞動性的工種,比如說機場貨物搬送員。
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是跨代貧窮問題的成因。家庭收入高低固然會影響孩子可獲得的資源,但Oscar Lewis( 1965 )認爲生活在貧窮家庭中也會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形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不但學會如何應付貧窮,也學會接受貧窮的狀態。
想爲改變貧富懸殊出一分力?想成爲社會變革的一份子?亞洲社企創新獎2015現正接受報名,更多詳情。
劉嘉欣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實習生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