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 00:00:00

投資新方法-買「磚頭」投資社企 (吳嘉琪)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慈善」的看法不斷演變,更多人認同環境、民生等議題不只是政府和非牟利機構的責任。企業愈來愈重視企業責任 (CSR),以「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作擋箭牌已不合時宜。例如今年2月蘋果年度股東大會中,CEO 庫克 (Tim Cook) 面對保守的股東維權小組明確表示,即使沒有明顯的利潤動機,蘋果仍會繼續推行環保措施。庫克建議如果任何人對此有問題,他們「應該賣掉『蘋果』的股票」。

 

  另一方面,投資者亦開始考慮盈利能力以外的一些非財務指標,如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等因素對公司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些投資者在建構投資組合時刻意選擇企業責任表現良好的公司,成立社會責任投資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 基金。創效投資 (Impact Investment) 更以社會和環保效益為主要目的,利用投資手法達到財務與社會回報並行。

 

  國際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JP Morgan、Deutsche Bank 等近年都紛紛成立 創效投資基金 (Impact Investing Fund),可見市場對此的興趣和需求。JP Morgan 2012年訪問了99位創效投資者,他們預計該年創效投資的投資總額將超過80億美元。有關創效投資的報道一般來自歐美等地,本地有否類似案例呢?而且創效投資金額往往「數以億計」,一般投資者又可以怎樣參與?

 

  香港人常常說買「磚頭」保值,「磚頭」不止是代表房屋,亦延伸至各種實物資產,如車位、車牌等等。近年亦有創效投資者透過買「磚頭」支持社企。

 

  本地社企「要有光」可負擔房屋和「鑽的」無障礙的士的發展,就是有賴多位創效投資者以低於市價租出私人單位和的士車牌。業主及牌主變相以幾年間的租金折讓,和社企合作創造社會效益,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房屋和交通方面的支援。此模式回報水平確定性高,亦可以保持產業擁有權,是實驗創效投資可行的方法,詳情下回再續。

 

吳嘉琪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經理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