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10:27:16

讓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助力-謝思熹博士

 

參與創新日營的年輕創業家透過三星期網上課程,將構思變成一個實踐項目。

 

  今年暑假又有200多位年輕創業家上我們的創業課,由構思到完成計劃書,再到正式報告,也不過三個星期的時間。課程中固然能學到很多實用的知識,但背後更重要的是一個個願意為了追求夢想、願意為了助人,願意為了其他人而捱更抵夜和付出的年青隊伍,以及比隊伍更「肉緊」的義務導師及同事。 

 

  其中一堂課是我教授的,每年我都會問兩個關於「誰」的問題。

 

  第一個是「你要幫助的是誰呢?」做社創是一個追尋難趣的過程,要在商業世界打滾已經難,更何況要在顧及生意的同時從中幫人,甚至讓弱勢社群得以賦權,既要顧及現實又要實踐理想,這是難上加難。很多時候,我和其他年輕社創家坐在一起就會抱怨,風光的背後是多少個的徹夜難眠的夜晚、過程中有多少汗與淚,還要面對財務、跑數、投資方,甚至是家人、朋友多方面的壓力,我們總是笑說:「每一次成功申請資助才是痛苦的開始。」所以如果不想清楚自己想幫助的是誰,在社創的過程中就會迷失,甚至不知所然。但認真的說,每次在自己捱得過最辛苦的日子,就是問問自己:「我最想幫助的是誰?」然後每次看到受助者的改變,就會覺得再多的汗與淚也是值得,也能成為日後走下去的動力。正如我做青年社創工作,看著每個年青人的成長,再回想他們兩三年前的模樣,就覺得再辛苦都值得。

 

  而第二個「誰」好像問得很多餘,但卻更是重要,就是「你是誰?」。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正正是由很多過去的經歷交叉而成。這些經歷無論是苦是樂,也是我們獨有的,也是因為這些經歷構成了我們想去關心別人的心,每個經歷都是日後幫人的助力。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青年社創家轉化的關鍵,結果發現很多時候,轉化的關鍵在於對痛苦的覺察,並且生出對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要治療傷痛,最好的方式不是忘記,而是幫助曾經沒能力幫助的人。我們沒能力改變歷史,但可以改變歷史賦予我們的意義,所以很多社創家創業的開始都是先叩問自己的心,找出有甚麼事讓自己感到痛苦,接著下定決心:「不論遇上任何情況,都不讓別人感受到同樣的痛苦。」透過不斷幫人與實踐的過程,這群社創家的生命漸漸找到了聚焦點,在不斷重複實踐、經歷痛苦和反省中成長,慢慢磨去棱角,讓過往的經歷、經驗、性格,找到一個新的和合適的發揮方向。

 

  最後,謝謝各位年輕社創家給了一個難忘的暑假我和我們團隊。雖然我們很多都未曾見過面,但切切實實我們一起渡過了三個星期,也盼望我們能早日實體相見。而這三個星期的學習與認識只是一個開始,是否得到這次的啟動金也只是一個過程,重要的是一群年青人最想關心誰,又想清楚自己是誰,想清這兩個問題,路就能慢慢走下去。但願你們日後仍能記住這些要幫助的人和群體,相信「她/他」會陪你走過最難的路;也記住自己當天想去幫助人的衝動,你就有走下去的動力。別要害怕傷痛和跌倒,讓過往經歷轉化為你成長的助力,想想將來可以怎樣繼續走下去,在助人的同時,讓自己變成更美好的一個人。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