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12:48:59
青年轉化被迫學習與自主學習—吳翠霞
現今青年從小便有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表,上課、補習、課外學習、測驗考試……讓年青人感到沉重的壓力而非動力!研究數據指出,香港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只得 6.4 分,在全球最好學業成績的地區排名尾二,屬於「精神貧窮」類別。年青人的生活裡只有競爭和壓力,鮮少出現快樂和夢想這四個字。成績未如師長期望者,皆處於被迫學習狀態,更別說自主學習或尋找學習樂趣了。若能在短時間內轉化青年變為自主學習,確定學習目標和領略成功感,這一定是天方夜譚吧!
「社創校園」卻能化腐朽為神奇。每年的七月初,一群百多個來自不同中學校的高中同學,以愉快和輕鬆的心情入營,認識朋友和社企,並從中了解到甚麼是「社創」、「小想法大改變」、「轉化式教育(transformative learning)」。經過三天的「快樂學習」,在年青組爸媽的陪伴下,在久經歷煉的小組導師指導下,這些年青的營友能尾尾道來他們為何想幫助某弱勢社群,有些與自身經歷有關(如貧窮、被其歧視、校園欺凌),有些與生活的社區有關(如少數族裔、傷殘人士工作、長者照顧)。
新一屆 (第 5 屆)社會創業青年訓練營的八位籌位
在過程中我們發現青少年的創意往往超乎成年人的想像,有些已不只侷限於創意和創新,而是加以深化至「創業」階段,例如透過直接接觸社會企業和關心社會弱勢社群,同學們不但可以得悉生命改變的故事,更能了解到賦權(Empowerment)背後的意思,明白到弱勢不單是收取者(Taker),他們更是給予者(giver),他們能透過發揮長處和自我充權,讓他們不但能夠不被人生遭遇和社會制度吞噬,更能有力地面對,甚至改造一切當下對生命和世界的扭曲。同時,組爸媽也發揮同行者的正面影響,他們作為導師指導學習,把當天的所見所聞作加以整理、反思及分享。
學生在營會第三日小想法大改變比賽中分享自己組的社創計劃
透過此活動,學生所看到的不再是弱勢,而是一個個經歷人生困境及被制度邊緣化下重生的生命故事,學生也能反過來從他們的生命學習人生的尊嚴,學生在關心別人的同時有所得益。
同學們正在跟外籍人士學習手繪
*「社創校園」計劃除了致力推動香港社創 (social innovation)教育的發展,更帶領參加的中學生以行動關心社會上的弱勢及扶貧,讓青年承擔及著手回應不同社會議題。同時社創受惠者的生命故事成為年青人的助力,令他們能夠面對逆境,並希望創辦或參與社會企業,成為一些在學業上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的出路和方向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