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8 00:00:00

社企不是庇護工場

  前文提及的六位殘疾朋友,代表著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透過在「明途聯繫」的工作,讓他們再次品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有用感和同儕間的互助互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讓他們重拾家庭和社會的角色,促進身心靈的康復。

 

不要「矮化」以「工作融合」為發展模式的社企


  「明途聯繫」與新生精神康復會、東華三院、善導會等康復機構,期望透過發展社會企業為就業有困難的精神病康復者、智障人士、更生人士及弱勢社群創造多元化的就業機會。有人詬病以「工作融合」為創業理念的社企是「進化版的庇護工場」,甚至陷社企於一個非常局限的框架,窒礙了社企創新文化的建立。

 

  部分社會創業者認為社會企業必須能帶出社會創新的理念,業務既要解決重大社會問題,又能賺錢分紅,而社會目標最好是解決貧富懸殊、環境保護、公平貿易,效果不只要對一代人好,甚至是對人類的未來有意義。作為社企工作者,我一直對社會創業者肅然起敬,因為我看見他們不少是放棄高薪厚職,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無數的金錢,為實踐這些理想打拼。然而,他們某些觀點我卻不能苟同,其中一個論點是「沒有一家商業企業是為了員工就業而生存,包括社會企業。」那我不禁問,「有多少商業企業是為解決貧富懸殊、地球環境、食物安全、公平貿易而生存呢?」以業務的性質及創新性去決定一個社會企業是否社會企業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所有售賣有機產品、做環保回收、付好一點的價錢往第三世界採購貨品、建築環保露台的企業,都可說自己是社會企業了。

 

  如果以為聘請弱勢社群只是社會企業的附帶的好處,這些企業充其量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是社企。相反,如果企業的存在使命是為弱勢者創造就業機會,而同時可持續地發展,為什麼要刻意「矮化」這些社企呢?

 

社企並非就業中轉站

  有人以為社企只是殘疾人士及弱勢社群的就業中轉站,當他們經過在職培訓,重拾工作習慣、技巧及提升與人相處的能力後,便可重返主流就業市場,騰出來的資源可培訓其他弱勢人士。這種觀點同樣很有問題,一個真正商業營運的企業,怎會不盡力保留表現良好的員工,為公司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保障公司的產品及服務質素,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抱「中轉站」想法的經營者,其發展的企業只屬模擬生意或培訓計劃,他的收入仍主要依賴政府或捐款資助,很難成為一間有盈利的企業。

 

社企必須以人為本

  無論是由社會創業者或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社企,無論是抱著什麼社會目標和產業性質,我都希望他們成為一間以人為本的社企,善待員工,讓他們成為企業寶貴的資產。「明途聯繫」的員工流失率很低,他們從不擔心因表現良好而「被遺棄」,他們與公司「共事共榮」。殘疾人士不再是「無止境地被培訓的學員」,而是企業珍而重之的寶貴員工。

 

  有一天他們因為有更好的工作而離開公司,我仍以他們為榮,這是市場的拉力,也是他們的自由意志。今天在企業忠心耿耿地工作的僱員,願意聽到別人稱自己在「進化版庇護工場」工作嗎?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