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5-09-24

聯儲加息很糾結

  美國聯儲局一貫有兩個政策目標,維持幣值穩定和改善就業狀況。前者針對通貨膨脹,後者針對經濟和增長環境。為此美國貨幣當局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學術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的菲力浦曲線和泰勒最優化利率,也是以此雙目標為基礎探討宏觀政策選擇的。

 

  然而,聯儲九月例會卻在傳統的雙目標之外,提出了第三個要素--外圍環境。這第三個要素,更改變了聯儲策劃經年的加息路徑圖,硬是將美國利率正常化的起步點推後。其實,聯儲局此次會議頗費躊躇的跡象十分明顯。在國內經濟上,公開市場委員會對形勢的把握相當有精准,就業市場復甦強勁,總體經濟與房地產市場也早已步出危機狀態;通貨膨脹因汽油價格因素而走低,不過工資上揚趨勢明顯,早晚會傳導到CPI上。同時國會兩院被共和黨所把持,共和黨對QE一直有微言,監管聯儲之聲不絕於耳。在此背景下,公開市場委員會已經作好了加息的準備,並逐步調校著市場預期。

 

  外圍環境打亂了聯儲的部署,先是希臘債務危機,再有中國A股暴跌,最後人民幣貶值觸發全球風險資產價格亂波。市場動盪之大,令聯儲也無法坐視不理,因為潛在的金融風險可能帶來更大的調整和資金的連鎖反應。在會後記者會上,聯儲主席耶倫談論外圍風險(尤其是中國因素)的時間,遠遠多過對通貨膨脹與就業市場討論,以此解釋不加息的理由。如此重視外圍環境,在聯儲政策歷史上,應該說是絕無僅有的。市場是開放的,資金是流動的,情緒更可相互影響。聯儲如此關注外圍因素,自有其道理。不過市場還是吃了一驚。明明聯儲議息前,多數人士通過各種渠道來遊說不加息,可是聯儲真的不加息,市場又擔心聯儲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股市反而因此大跌。

 

  市場對聯儲政策動作反應劇烈,是因為政策透明度消失了,資金對央行所思所為拿捏不准,而央行本身對下一步舉措也猶豫不決。無論在決策上還是信息釋放上,都出現阻滯,反映到市場上便是風險溢價上揚。不僅美國聯儲政策透明度下降,歐洲央行、日本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也有類似的傾向,市場也有類似的反應。格林斯潘任內致力於提高政策透明度,當時平穩的宏觀環境、下行的通脹走勢為此提供了基礎。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全力救市,政策共振度高,在政策執行上也心無旁騖。時至今日,美國開始步出危機狀態,政策也開始進入「後危機時代」,於是聯儲的決策變得更複雜,顧慮因素增多,透明度自然下降。

 

  是不是聯儲會在通脹和就業之外,將外圍因素加成考量貨幣政策的第三元呢?筆者認為非也,此乃一時性現象。畢竟通脹壓力尚未顯性化,增長基石也不穩固,美國貨幣當局有等一等本錢,再恰好碰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匯率、股市上亂波迭起,全球市場受到衝擊。長遠來看,相信聯儲作出政策決斷的基準仍在通脹和就業上,其它均是擾動因素。聯儲依據國內經濟基本面來制定政策,是堅定不移的。相反,當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後,資金成本、資金流向所出現的變化,可能給其它國家帶來困擾,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政策帶來不確定性。「美元是我們的,問題是你們的」,會讓其它許多央行感到頭痛,政策難度上升,風險加大。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