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4
「縮表」是另一個騙局?
今個夏天環球都面對特別多的颱風,很多地方都風雨飄搖,但是這個年頭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衝擊,仍然遠遠不及我們近年面對的金融動盪,正正是一場資產價格「升災」!2008年由美國牽頭的量化貨幣潮,美、歐、日央行在10年裏面總共量化了約10萬億美元!這其實是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資金泛濫!
在環球資金洪水般泛濫下仍能夠財富價值一起水漲船高的,不是挪亞的方舟!正是房地產,樓價在近年的升幅比率正正是與資金增長率幾乎同步,本來只要人人掌握機會去分配、擁有及興建房產,我們是可以大量減少這場浩劫的受害者的,但是因為偏見及錯誤的被教育,很多人也一次又一次地錯失了掌握房地產的良機,2009年之後,人們經歷了一場「加息騙局」!加息其實是一場心戰!如果大部分人盲從美國的經濟調子的時候,資金在加息陰霾下就會流走去美國,其他國家及城市便在資金流走下紛紛出現股災,於是美國的量化及回收貨幣的代價就由其他人去承受,這其實是一場剝削,諷刺的是很多香港人這幾年都祈求美元這種剝削計劃成功來令樓價下跌,2015至16年的這場關鍵的仗,最後美國剪羊毛失敗,信美國息口上升而錯過買樓時機的人在香港數以十萬計,「加息騙局」失敗,未來,又一場騙局就是「縮表騙局」,我擔心是另一個騙局!於是,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一下甚麼是縮表,探討一下我們從歐洲近年的縮表中啟發了我們甚麼。
故事開始在2007年次按危機發生前的四個月,2007年的1月匯豐銀行已經就美國的次按信貸準備金額,併發出可能大幅增加撥備的警告,但比匯豐更聰明的可能是中國,在2007年的3月,中國「奇妙地」發生了股災,這場股災的及時出現,令到中國及時調整,而且因此能掌握到後來的大局,以患為利!我認為這是貨幣戰爭中的「鄧寇克大撤退」,以退為進,保留實力,得到了之後的主動性。在經濟學的角度,我叫這種是中國的「龍市模式」,中國式經濟一直在不斷自己調節(龍市二期)及能量發放(龍市一期)兩階段不斷交替。
2007年4月次按危機果然爆破,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歐洲的GDP按年增長由3.7%下跌到-5.4%,通脹由4.0%下跌到-0.7%!而美國的GDP按年增長由2.3%下跌到-4.1%,通脹由5.6%下跌到-2.1%!西方國家已經走入滅亡的邊緣,當量化貨幣推出了之後,歐洲的GDP按年增長及通脹回升到2.4%和3.0%的水平,美國的GDP按年增長及通脹回升到3.1%和2.7%,這個就是量化貨幣魔法的威力,但其實這種魔術是一種掩眼法,即是自己放數借貸給自己,只是利用量化貨幣定的虛假能量來運作市場,這條數要還的,大家都只看數據,竟沒有人去想:「歐洲及美國究竟有沒有找數呢?有沒有實際的經濟增長呢?去到2013年年初歐洲的GDP按年增長及通脹是-1.1%及2.0%,於是乎就宣布縮表,希望借助經濟穩定的勢頭為海量的貨幣來一次回收還原!不過在縮表之後,通脹率高速下跌,而且走進通縮!原來量化貨幣一直都沒有帶來經濟進帳,不久被迫要再次量化貨幣了!來到今天,有關的量化量一直更大!
以上歐洲縮表的經驗裏面,雖然不可以全部可以用來評估美國,但我們學習到的有幾個現實,第一,量化會製造通脹及GDP增長,第二,同樣原理縮表亦會製造通脹及GDP下降!因為QE根本沒有製造到任何生產力的!第三,QE令到經濟增長或者通脹幅度增大至3-4%!第四,如果沒有經濟增長退出QE,很大機會高速進入通縮!
那我們回到問題核心了,就是美國有沒有實際經濟增長?如果根據現在的數字,我們看不到有QE令美國GDP及通脹上升到現今的水平後有甚麼實際增長,如果現在作足夠規模的縮表的話,很大機會會把美國打回原形,所謂抽走資金很大機會令到之後量化更多,在市場學上,一個「碌爆卡」的債仔,信用其實有限,最起碼他應該增加收入才可以給到債主信心。
聰明是中國,在2013年發現歐洲將來需要經濟增長去為量化貨幣找數的時候,推出「一帶一路」這世紀大工程,這個大基建計劃足以可以令到歐洲的真正GDP會回復3-5%!再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我不認為美國在這幾年有太大的經濟增長,可以作大規模加息或者縮表,從而回收過剩的美元,以現在美國GDP按年增長和通脹率都是在約2%的水平,嚴格上仍然是享受著量化貨幣給她約3-5%的經濟助力,加上,各國仍舊在量化中,美國在縮表之餘,如果其他貨幣量化,美國原本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亦會被其他國家所蠶食,只要做好適當的準備,縮表難以影響大局,包括在房地產市場上。
很多人仍迷信美國,忽略了除各國量化貨幣外,C to C(國與國的貨幣直接兌換)、網上支付、及虛擬貨幣,已大量削弱了世人對美元的依賴,足以令美元過剩!美國不久就要面對貨幣貶值,當每年出現的赤字不可以用債劵去「籌旗」的時候,情況會急轉直下。
縮表不會令樓價下跌,即使會,這跌的周期只應是貨幣鬆緊的周期,而不是過去泡沫澎漲或爆破的周期,因此在樓價下跌之前,我們最起碼要見到資金有顯著的減少才對!
【你點睇?】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你認為誰將最終當選?► 立即投票